夕阳西下时,林石终于除完了三亩地的杂草。一整天没吃饭了,林石确实的饿了,他在院里的水井打了些水,又从粮袋里舀出半瓢灵米,放在锅里在,点火焖饭。
接着开始打扫屋里院内卫生,几个时辰后,屋里院内焕然一新,终于有了一点家的温暖。
灵米饭的香味飘进林石的鼻息,他打开锅一看,米粒颗颗饱满,晶莹剔透,表面似乎有着一层光晕。看着这么诱人的米饭,林石的肚子咕噜噜开始叫唤了,他盛起一大碗米饭,虽然没有菜,但灵米饭吃起来就香,不知不觉,两大碗米饭进肚,锅也见了底。
“舒坦”林石忍不住伸了个腰,满身的疲惫已消除大半。他心里暗暗称奇,怪不得这仙人要吃灵米,果然是利于修行的好东西。想想今后自己能天天吃上灵米饭,禁不住笑了起来。
这是感觉有一股股热流渗入四肢百骸,他忙拿出传功玉简,指尖刚触碰到冰凉的玉简,丹田的玄黄气就轻轻震颤起来。他盘膝坐在木板床上,将玉简缓缓按在眉心,按照发放时青衫弟子的嘱咐,凝神聚气去感应。
起初只有细微的麻痒感,像是有只小虫在眉心爬动。他正怀疑是不是自己方法不对,识海中突然亮起片柔和的白光, 密密麻麻的文字如竹简般展开,在黑暗中铺成闪亮的光幕。
《青云门杂役弟子门规》最先浮现在光幕顶端,蝇头小楷工工整整写满三页。林石逐行细看:“每日卯时需至灵田报到,迟到一次扣半块下品灵石”“半年每亩灵田需上交灵谷三百斤,不足者以劳役抵充”“不得私闯外门及以上区域,违者废去修为逐出山门”…… 最末行用朱笔写着 “凡杂役弟子,需知本分”,字迹凌厉如刀。
他暗自咋舌,这门规比黑石村赵家的佃户契约严苛百倍。想起刘管事白天那三角眼,终于明白为何杂役们见了他都像老鼠见了猫。
门规的光芒渐渐淡去,《基础引气诀》的图谱取而代之。闪亮的光幕上,十二条经脉如河流般蜿蜒,红色箭头标注着灵气运行的轨迹,旁注用小字写着:“杂役弟子经脉多有淤塞,引气之初需缓缓疏通,如春日融冰,不可操之过急。” 林石盯着图中 “气沉丹田” 的注解,突然明白前几日修炼的问题 , 他总像在黑石村挑水般蛮力搬运灵气,却不知要先疏通经脉里的淤塞。
“原来如此……” 他在心中默念,试着按图谱引导玄黄气流转。那股温润的力量顺着经脉缓缓游走,所过之处,原本滞涩的地方泛起微热,像是被暖阳晒化的冰层。当玄黄气裹携着灵气在丹田凝成绿豆大的气旋时,玉简突然轻颤,画面切换成《青云拳法》的演练。
八个身着白袍的修士在光幕中拳脚翻飞,从最基础的 “马步冲拳” 到稍复杂的 “云手破风”,每个招式都拆解成十二帧画面。林石看着 “拳出需含气,气随拳走” 的注解,想起赵虎挥拳时总爱憋气的习惯,忍不住在心里记下:下次见他,得提醒他调整呼吸。最后一帧画面定格在 “收拳需顺气” 的要诀上,恰好与《引气诀》的吐纳之法呼应。
最末出现的《炼气要诀》最为简洁,只画着三个同心圆,标注着 “一层聚气成旋,二层旋凝为珠,三层珠散化劲”。林石盯着最内侧的圆圈,丹田的气旋突然加速旋转,玄黄气自发按照图谱轨迹运行,将周围稀薄的灵气一点点卷入其中。
“嗡 ——” 玉简泛起温热,林石连忙将它移开。脑海中的光幕如潮水般退去,只在眉心留下淡淡的暖意。他低头看向掌心的玉简,原本灰扑扑的玉面竟泛起层淡青光泽,“杂” 字周围隐约有灵气流转。
“这玉简竟能随修炼者状态变化?” 林石心头一动,将玉简放进床头的木盒里。
窗外传来灵田虫鸣,他躺倒在木板床上,丹田的气旋仍在缓缓转动,比初见时凝实了些许。
接下来的日子,林石的时间被精准地分割成三段。
每日卯时,刘管事的铁哨声准时划破灵谷的晨雾。当其他杂役踩着露水往灵田跑时,林石已握着锄头站在七号田 —— 这片虫灾最重的灵田,叶片背面爬满了青绿色的幼虫。他用竹片小心翼翼地刮去虫卵,再将草木灰撒在根须处,这是山民传下来的除虫法子,没想到在灵田也管用。
正午歇晌时,其他杂役聚总聚在一起分享干粮,林石则回到自己的小木屋,掏出那瓶劣质聚气丹。丹药入口苦涩如黄莲,化在舌尖竟带着股焦糊味。他运转《引气诀》引导药力入体,玄黄气立刻将驳杂的药力提纯,化作丝丝灵气汇入丹田。三粒丹药下肚,抵得上旁人吞服半瓶的效果。
“林石,你为啥总不出去呢?” 一个壮硕的身影堵在门口,是负责浇灌灵田的铁牛。这少年胳膊比常人的大腿还粗,据说能徒手搬动装满灵谷的石缸。他手里攥着两个麦饼,硬塞进林石怀里:“俺娘烙的,你尝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