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令下达,魏军虽不解,仍依令行事。营寨依山势铺开,辎重营开始大量搜集油布、木材,搭建更为坚固的窝铺。
时间一天天过去,天空只是阴沉,却并无大雨。军中开始出现窃窃私语,认为军师未免小题大做,延误了战机。曹真也日渐焦躁,几次按捺不住想要出兵。
直到第十三日,天色骤变。
起初是铅灰色的云层低垂,压得人喘不过气。随即,狂风卷着豆大的雨点狠狠砸下,顷刻间天地苍茫,雨幕连接,视物不清。这雨,一下便再无止息。
魏军大营瞬间成了汪洋泽国。帐篷在风雨中飘摇,许多营地积水过膝,甚至齐腰。兵士们蜷缩在漏雨的营帐内,衣甲尽湿,寒冷刺骨,无法入睡。道路彻底断绝,变成一片泥潭,人马行走其间,步履维艰。
更可怕的是后勤。从关中转运粮草的队伍被阻隔在百里之外,营中存粮日渐减少,开始实行配给。战马啃食着湿漉漉、带着泥腥味的草料,大批病倒、死亡。怨声、咳嗽声、咒骂声在雨声中交织,疫病开始像幽灵一样在营中蔓延。昔日威武的魏军,士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
中军大帐内,曹真望着帐外永无止境的雨幕,脸色铁青。他此刻才真正体会到司马懿那句天时不助的沉重分量。司马懿默立一旁,望着帐外连绵的雨势,面色沉静,心中思虑的却是这天时之威,竟真如自己所料般酷烈,而汉中那个对手,此刻想必正以逸待劳。
坏消息如同这连绵的秋雨,不断传回洛阳。
嘉福殿内,曹睿看着一份份军中断粮士卒多病马匹倒毙的告急文书,心急如焚。他亲自在宫中设坛祈晴,然而苍穹依旧阴沉,雨水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
黄门侍郎王肃手持玉笏,出列上疏,声音沉痛:陛下!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此乃平途行军之难。今我大军深入险阻,又逢霖雨,山坂峻滑,众逼而不展,粮远而难继,实为兵家大忌!昔武王伐纣,出关而复还;武皇帝、文皇帝征吴,临江而不济,岂非顺天知时,通于权变乎?愿陛下念水雨艰剧,体恤士卒之苦,暂息兵戈,以待天时。若强行驱疲敝之师于泥泞之地,臣恐……恐有夏侯驸马之祸啊!
此言一出,杨阜、华歆等大臣也纷纷附议,恳请撤军之声不绝于耳。
曹睿颓然坐倒在龙椅上。他仿佛看到四十万大军在泥水中挣扎的景象,看到国力正在被这场无望的征伐白白消耗。最终,他艰难地抬起手,声音沙哑:拟诏……命大司马曹真……即刻班师回朝。
当传诏使者顶着风雨,将圣旨送到曹真手中时,这位志得意满的大司马,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他走出大帐,望着眼前一片狼藉、死气沉沉的营地,雨水打在他的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一场动用举国之力,意图犁庭扫穴的大征伐,未发一矢,未接一刃,便在这天地之威下,黯然收场。
而在汉中的蜀军大营,诸葛亮立于檐下,听着探马回报魏军开始拔营后撤的消息,只是轻轻摇动羽扇,目光穿越雨幕,仿佛看到了那位在陈仓城中,与他做出同样选择的对手。
这一局,天时作判,胜负已分。
喜欢司马老贼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司马老贼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