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在雍凉,屡挫诸葛,西陲稳如泰山!此正是朕无后顾之忧,亲讨不臣之时!”
“朕意已决!诸卿勿复多言!”他声音陡然提升,带着帝王的决断,“御驾亲征,迎击吴寇!”
他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中书监刘放身上,口述的诏令清晰而具体,显示出他对东南防务的熟悉:
“刘放,即刻拟诏:
“第一道,发往江夏:敕令江夏太守刘劭,命其据城坚守,纵深布防。陆逊乃吴军主帅,此路必是主力。告诉刘劭,他的任务不是取胜,是钉在那里,耗尽吴军锐气,以待朕后续之援!”
“第二道,发往襄阳:敕令荆州刺史胡质,严令各部谨守城隘,不得浪战。诸葛瑾出沔口,其意在牵制我荆州兵力,策应陆逊。命胡质稳守即可,若其有北上之意,即刻来报!”
“第三道,发往扬州,”曹睿的目光变得锐利,真正决战的意志在此显现,“敕令都督扬州诸军事满宠:东吴三路,其东路孙韶、张承,直指我淮南心腹!此方是朕要亲临的决战之地。命他集结扬州精锐于巢湖-合肥一线,朕将亲率中军,直趋巢湖,先破此路,以断吴人一臂!
这道命令石破天惊,朝堂之上瞬间陷入了另一种死寂,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以曹爽为首的请战派愕然失色。 曹爽本人张了张嘴,满心以为会得到一部兵权,不料陛下竟要亲赴前线,他一时语塞,最终在曹睿不容置疑的目光下,将喉头的话咽了回去,脸上写满了错仗的错愕。
然而,真正如遭雷击的,是以司空陈群为首的一干老成持重之臣。 陈群那原本沉稳持重的面容,在刹那间血色尽褪,变得灰白。他持着玉笏的手微微颤抖。他身旁的几位老臣,亦是面面相觑,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惊骇与深不见底的忧虑。陛下不仅要战,更要御驾亲征!这比单纯的出兵迎战,风险何止增加了十倍!
可是,天子那句“朕意已决!诸卿勿复多言!”犹在殿中回荡,带着不容置喙的帝王威权,像一堵无形的墙,将他们所有劝谏的言语都死死堵在了喉咙里。陈群的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只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沉重的叹息,深深低下头,闭上了眼睛。
退朝的钟声响起,曹睿大步走下御阶,对紧跟而来的贴身宦官辟邪沉声道:“取朕的甲胄和太祖皇帝留下的‘倚天’剑来!”
辟邪愣了一下,连忙小跑着去准备。
当曹睿换上那身为他特制的明光铠,手指抚过冰凉的剑鞘上“倚天”两个古篆字时,他感到一种血脉相连的悸动。他仿佛看到祖父曹操横槊赋诗的英姿,看到父亲曹丕纵马射猎的豪迈。
“拟诏,发往渭北!”他头也不回地对身后的中书监刘放说道,“告诉司马懿,东吴入寇,朕已亲征。西陲之事,全权委之于他。谨守营垒,勿要与诸葛亮浪战,挡住蜀军,便是大功一件!”
诏书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渭北。
数日后,司马懿在郿城中军大帐接到了这份措辞严厉又隐含信任的诏书。他细细读过,特别是“西陲稳如泰山”、“朕无后顾之忧”以及“全权委之”几句,让他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
他朝着洛阳方向,郑重一揖:“臣,司马懿,领旨谢恩!必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起身后,他立刻对侍立一旁的司马师、司马昭下令:“传令各军,加固营垒,多设鹿角、陷坑。即日起,悬挂免战牌。没有我的将令,擅出营门半步者,立斩!”
与此同时,洛阳城外,旌旗招展,甲胄鲜明。曹睿跨坐在一匹神骏的白色战马上,手持“倚天”剑,身后是精锐的虎豹骑与中军将士。
阳光照在他年轻的、充满锐气的脸庞和耀眼的铠甲上,反射出令人不敢直视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挥剑前指,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剑,响彻三军:
“出发!目标,合淝!”
车轮滚滚,马蹄铮铮,大魏皇帝的车驾,承载着不容侵犯的决绝,驶向了烽火连天的东南前线。一场属于曹睿的战争,开始了。
喜欢司马老贼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司马老贼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