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笼罩下的长安城,硝烟未散,残阳如血,将这座千年古都浸染得宛如修罗场。城墙上的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刚刚结束的惨烈厮杀。成大器站在城头,望着眼前雄伟的城池,心中却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这虎牢关一战,成大器终于在董卓军中站稳了脚步,更收获了足以改变命运的至宝。
“大人,廖将军已经清点完毕,请您过目。”一名亲兵匆匆赶来,打断了成大器的思绪。他微微点头,转身朝着城主府走去。
城主府内,灯火通明。廖化正带着几名心腹,小心翼翼地将一箱箱战利品摆放整齐。看到成大器进来,廖化立刻迎上前去,脸上难掩喜色:“大人,此次收获颇丰,不仅有大量金银财宝,还有几件绝世珍品。”
“哦?说来听听。”成大器在主位上坐下,目光炯炯地看着廖化。
廖化轻轻拍了拍手,几名士兵抬着一个精致的木盒走了上来。他亲自打开木盒,只见盒中躺着一方玉玺,在烛光的映照下,散发着神秘而威严的光芒。“主公请看,这便是传国玉玺!属下幸不辱命终于在孙坚赶到前截获此宝”
成大器缓缓起身,走到木盒前,仔细端详着这方传说中的至宝。传国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便要腾空而起;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虽有残缺,却更添几分沧桑与神秘;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天子之印,有社稷之重!天下瑰宝,唯一!”成大器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他深知,这方玉玺不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号令天下的神器。供于城主府中,可调风雨,可镇鬼神,使百工用命,使学风昌盛。若能善加利用,他日必能成就一番霸业。
将玉玺妥善安置后,成大器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批战利品——从洛阳书院截获的大量书籍。这些书籍,对于渴求知识的成大器来说,无异于无价之宝。他亲自翻阅着每一本书籍,突然,一本古朴的典籍引起了他的注意。
“《孙子兵法》!”成大器惊喜地轻呼出声。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典籍,只见全册共九卷,分为天、地、将、法、行军、潜藏、陷阵、守御、持久。每一卷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无论是排兵布阵,还是战略谋划,都有详细的阐述。
成大器沉思片刻,将《孙子兵法》递给廖化:“廖兄弟,你跟随我多年,忠心耿耿,这《孙子兵法》就赠予你了。望你能潜心研读,他日必能在战场上大放异彩。”
廖化接过典籍,眼眶微微泛红,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主公如此厚爱,廖化没齿难忘。从今往后,廖化这条命就是主公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成大器将廖化扶起,正要说话,突然又在书堆中发现了一页残破的书卷。仔细一看,竟是《太平要术》的残页!他心中一惊,《太平要术》乃是传说中的奇书,据说蕴含着神奇的法术。他急忙翻阅残页,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撒豆成兵”四个大字。
“没想到,竟能在此得此奇遇。”成大器心中暗喜,将残卷小心收好。他知道,这页残卷虽然残缺不全,但其中的法术若能领悟一二,也足以改变战局。
在长安城中安顿下来后,成大器通过徐荣的引荐,顺利进入了董卓军中。徐荣,这位董卓麾下的大将,对成大器的才能十分赏识。在他的帮助下,成大器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威信日增。
然而,随着对董卓军内部的深入了解,成大器却发现了不少问题。董卓麾下,派系林立,局势错综复杂。西凉军中,老将李傕、郭汜、樊稠等人资历深厚,手握重兵,他们自恃为董卓的老部下,对这些新提拔的将领十分不满,尤其是吕布。
吕布,字奉先,武艺高强,天下无双。自从投靠董卓后,屡立战功,如今已经隐隐压制住西凉众将。李傕、郭汜等人虽然自认不如吕布骁勇,带兵打仗也稍逊一筹,但却不甘心将手中的权力交出来。他们表面上对吕布客客气气,暗中却处处与他作对,想方设法削弱他的势力。
而张绣,原本是李傕、郭汜一脉的将领,在近日的一场战斗中,一战成名。随着声望的提升,他隐隐有脱离这个团体的意思。他开始招揽人才,扩充自己的势力,试图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并州军中,以吕布马首是瞻。这些并州将领,大多是吕布的旧部,对他忠心耿耿。他们与西凉军之间矛盾重重,时常发生摩擦。而徐荣、李儒、华雄等人,则属于董卓的最忠实拥护者,他们保持中立,一心只为董卓效力,维护着董卓的统治。
除了这些武将派系,朝廷中献帝身边的保皇党也不容忽视。他们虽然手中没有多少兵权,但却占据着大义的名分,暗中联络各方势力,试图扳倒董卓,恢复汉室江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