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参军脚步不停,头也不回地摆摆手,语气已带上了几分打发意味:“不必了!本官看得清楚。沈大人,你这乡勇营,守成尚且不足,看来此前确是运气使然。巡抚大人若知实情,想必也会重新考量对其之安排。”
这话已是赤裸裸的暗示。
沈砚秋跟在后面,面上唯唯称是,心中却是一片冷然。他知道,这第一关,算是暂且糊弄过去了。刘参军已先入为主认定乡勇营不堪大用,这固然避免了立刻被强行收编的风险,却也意味着,接下来的交锋,将更加直接地指向他沈砚秋本人,指向米脂的掌控权。
将刘参军送回临时下榻的院落,沈砚秋转身离开。走出院门,穿过县衙前堂略显冷清的回廊,他脸上那层谦卑温顺的神色缓缓褪去,眼神沉静如水,指尖无意识地在官袍袖口的云纹上轻轻摩挲。
示弱,是为了更好的保全。只是这其中的分寸,需拿捏得恰到好处。过犹不及。
他抬眼望向城外乡勇营驻扎的方向,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周老憨和那些乡勇们心中的憋闷,他岂能不知?但此刻,绝非逞强之时。
一阵晨风穿过廊下,带着深秋的寒意,吹动他官袍的下摆。沈砚秋微微眯起眼,刘参军离去时那句意味深长的话,犹在耳边。
重新考量?只怕不是考量,而是直接的夺取了。
他得好好想想,接下来,这位刘参军,或者说其背后的陕西巡抚,会如何出招。而他的应对,又该落在何处。袖中的手指,微微蜷紧。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