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田地,若是能多产一石粮,一家老小就能多吃饱一日!”有讲师在讲堂上激动地挥舞手臂,“那些大户人家,地多得种不过来,却任由良田荒芜,这是对老天爷的罪过!”
这些朴实的话语,结合实际案例,让来听讲的百姓对“均田”有了新的理解。他们开始明白,杨昭的新政,并非是要剥夺他们的财产,而是要让更多人有地可耕,有饭可吃。
“原来侯爷不是要抢我们的地,是要让大家都吃饱饭!”有农人恍然大悟。
“那王大人他们才是坏人,他们巴不得咱们永远受穷!”
新学讲堂的舆论,与王大人一派的谣言形成对冲,让京城的百姓议论变得复杂起来。一部分人依旧担忧,但另一部分人,尤其是那些贫苦百姓,开始对杨昭抱有期待。
皇帝也在密切关注着这一切。他派出的微服私访之人,带回了京城坊间的真实情况。他看到那些贫苦百姓对杨昭的感激,也听到了那些士族大户对新政的恐惧。他翻阅着杨昭呈上的土地兼并数据,以及那份详细的“土地改革”方案,陷入了深思。
他清楚,杨昭的方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也是大乾王朝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
终于,在一次大朝会上,王大人率领一众官员,再次对杨昭发起猛攻。他们将矛头直指“均田制”,声称此举将天下大乱,社稷不稳。
“陛下,均田之说,乃是乱世之源!”吏部尚书慷慨激昂,“自古以来,田产乃私有之物,祖宗法度不可违!杨昭此举,是欲毁我大乾数百年基业啊!”
群臣附议,殿内再次陷入嘈杂,矛头齐齐指向杨昭。
杨昭上前一步,神色从容,手中捧着一份奏本。
“陛下,臣有本奏。”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皇帝抬手,示意群臣安静。他看着杨昭,目光中有一丝期待。
“杨昭,你有何话说?”
杨昭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将奏本呈上。
“陛下,诸位大人所言,臣皆已听闻。臣今日所呈上的,并非仅仅是臣对均田之说的辩解,更是臣对大乾王朝未来走向的思考。这份奏本中,详细记录了全国各地土地兼并的严峻现状,以及由此引发的流民问题、赋税流失问题。”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沉重:“这些问题,已然成为大乾王朝的心腹大患。若不加以解决,待到民怨沸腾,国库空虚,那时再谈祖宗法度、社稷稳定,恐为时已晚!”
殿内鸦雀无声,许多官员面色微变。杨昭没有争辩,而是直接抛出了最残酷的现实。
“这份奏本中,臣还附上了详细的土地改革方案。”杨昭继续说,“并非一味地剥夺,而是恩威并施,循序渐进。臣相信,此方案若能推行,十年之内,大乾王朝必将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
皇帝接过奏本,展开细看。当他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以及杨昭提出的“土地银行”、“土地债券”等全新概念时,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王大人一派的官员们,原本准备了各种说辞来反驳杨昭,但此刻,他们却发现自己无从开口。杨昭没有和他们争论“祖宗法度”,而是直接将问题的核心,摆在了皇帝和所有官员面前——生存,还是毁灭。
一场更深层次的交锋,已然拉开序幕。杨昭手中的棋子,正在等待落下的最佳时机。
喜欢杨凌传之逆袭家主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杨凌传之逆袭家主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