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的乡村,往往形成一个颇有些独立意味的小社会,所以人们还能保持着许多老思维习惯和老思想。
孙祥会知道自己干的事情不合法,他也没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但黑市上遇到的这种情况,还是给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他有些伤心,难道老人家一离去,人们就觉得“枷锁”被去掉了,然后便可以为所欲为了么?
李世英觉得还好,因为至少眼下乡村仍旧保持着集体劳动制度,像是那些企业工厂,领导干部们大肆将自家子女安插进来,不下车间而是坐办公室,当官的比工人多,人人平等就开始被打破了。
也就短短几年工夫,社会秩序极度混乱,国家不得不展开了一次严打,这一切的乱象萌芽,如今已经是出现了。
离开市里的时候,孙祥会已经调整好了心态,只是往家里赶路时,半路上遇到了两个骑马的人,看到李世英和孙祥会赶着一辆满载的马车,便不住地打量,跟了有好几里路。
孙祥会本以为这俩人是顺路的,但很快就察觉不对劲儿,那边李世英已经拿出了步枪,故意瞄来瞄去,看到两个人带着枪,两匹马便放慢了速度,很快就折返了回去。
“踏马的!”孙祥会大骂了一句,这两年县里的刑事案件也渐渐多了起来,若是果真遭人拦路抢劫,俩人也只能自认倒霉,毕竟做的不是正规买卖,报警的话少不了还要被罚款没收。
见过大场面的李世英很是镇定,总体而言,接下来几年边疆仍旧是相对很安定的,因为人口少而且呈点状集中式分布,拦路抢劫跟守株待兔没什么两样。
这件事让孙祥会一路上都提心吊胆了起来,但接下来两个人并没有遇到有恶意的人群,路过一些生产大队或者哈萨克牧民的帐篷时,李世英去借些热水喝,人们仍旧很是热情地招待。
等到进入宁远县境内后,孙祥会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他决定以后也买一柄哈萨克式样的匕首随身携带,练习一下枪法,再跟郭保生学习一下怎么打架。
回到家的李世英并没有跟家人提起这件事,卸了货,他提着两罐麦乳精送去了大哥家里,大嫂已经怀孕,需要补充一下营养。
吃晚饭前,李世英递给叶娟一个纸包,笑着说:“兔毛我在市里卖了,我也打听了,咱们县里的供销社是要收购兔毛的,以后你这里存一批,我就送去县里卖掉。”
叶娟顿时变得格外开心,她嫁给李世英后,也跟着参加了大队的集体劳动,但这还是第一次赚到外快,眉开眼笑地盘算着接下来到年底她能剪多少兔毛,又能去巴扎上卖多少只兔子。
李世英便先去羊圈里挤了羊奶,章进兴带着妻子回老家,把他家里的那只奶羊也牵了过来寄存,每天的羊奶李世英都给老爹老妈端去半盆,另外半盆留给自己两口喝。
晚饭是两盘菜、热的花卷,熬煮了半锅羊奶,又煮了些粥,两口子边吃饭边聊天,李世英再次说起了要盖房、买录音机、收音机、电视机,叶娟听得高兴,笑着说:“就像电影里列宁同志说得那样,总会有的!”
时间便随着巩乃斯河的流水缓缓流逝,这天穆先白找到了李世英,俩人坐在葡萄架下面喝茶,穆先白很是郁闷地说:“我老婆嘛快生了,我爸爸说,让我跟着天山上面放牧,我不想去。”
一大队的荒地越开垦越多,同样地,牧业小队放牧规模也渐渐扩大,仅以一大队的情况,二十年间的牲畜存栏量提高了大约60%。
所以哈萨克牧民们往往让自家孩子在山下上学,到了年纪后就跟着上山放牧,然后下山结婚,接着再次回到山上。
国家原本是鼓励牧民们放弃传统的游牧方式转为定居兴牧的,就好比如今的一大队,哈萨克社员大致上形成了老年人住在山下、年轻人仍旧传统游牧的方式,而且入冬后也往往会驱赶着牛羊下山,而不是转去冬季牧场。
可惜这种半定居的方式,在两年后就被强行地人为中断,哈萨克同胞们再次定居放牧,就要到三十多年后了。
“你不想上山的话,就跟你父亲好好谈一谈。留在村子里,一边参加集体劳动,一边放牧也不是不可以,再不行,你就找张书记和桑木江队长。”
一大队定居的哈萨克老人们也是要放羊的,巩乃斯河北边的二道河、一道河都是草滩,养上几百头羊和几十匹马是足够的,而且公社也鼓励各个生产大队种植牧草,留足青储、打草场的面积。
哈萨克的传统中,父系权威很重,穆先白在自己的小家庭中,身为丈夫,家庭权力很大,但是面对自己的父亲,他总归还是儿子。
关于穆先白被父亲要求再度上山放牧这件事,早几年穆先白就跟李世英提起过,李世英也试着同他父亲聊一聊,但总归是外人,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李世英是真的不希望穆先白再走前世的老路,前世穆先白79年上山放牧,大约是那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又是常年待在天山,所以变得酗酒,出了名的打老婆,日子过得一点儿也不如意。
但是对于李世英的建议,穆先白只是摇着头:“桑木江嘛,找我爸爸说过的,他不听。书记嘛也说过,我爸爸嘛,管上半年一年,又要提这件事的。”
“我陪你喝点儿酒吧,你再忍一年,你不想上山,你爸爸也不可能强行拉着你上山去。明年,咱们一起做点儿买卖,赚到钱了,你爸爸就不能说什么了,对吧?”
所有的“传统”都敌不过能赚钱,李世英对自己的未来是有规划的,只是他从没有对任何人提起,因为他需要等国家政策,或者说等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但不是所有人都对政策敏感,李世英闲时听广播、在公社到处跑、跟孙祥会一起做买卖,见的人多,遇到的事情多,看到的变化就比许多人更加深刻。
“生意嘛我不会做嘛!”穆先白摊摊手,他的人生很简单,从小到大,他除了在山下上过几年学,就几乎一直跟着父母在天山放牧,然后72年被张全义要求大队成年的哈萨克年轻人下山参与集体劳动,这才回到村子里定居。
可以说他的人生轨迹就被局限在了这一片广阔但寂寞的天地,社会阅历不足,人就显得很是单纯和淳朴。
“你汉话说得好,就可以做生意。”李世英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地说。
喜欢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