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下旬,趁着一场大雪过后的放晴,两辆马车再次从一大队出发,向市区而去。
章进兴八月底回老家探亲,在老家待了一个月就回来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没什么意思,少年时的一些玩伴也都各自忙碌,他觉得还是回到边疆更舒服一些。
此前孙祥会他们赶的马车,就是一匹马儿拉一辆架子车,今年入夏后砖厂不那么忙碌、杏子果酒也再次酿造储存完毕后,李世英就和几个小伙伴们一起重新造了两辆架子车,又加了四根立柱,用活动木板造了顶板和三面围挡,便成了真正的马车车厢。
去年李世英和孙祥会十月下旬去市区进了一次货,一路来回可真遭罪,天冷得实在受不了,然而入冬后逢着好天气,总归还是能够出去卖些什么的,于是几个人一商量,决定今年冬天试试水。
于是两辆马车四个人便出发了,临出发前李世英不住叮嘱叶娟,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不要乱动,老妈和杨玉琼都会帮忙做饭啥的,一定要养好身体。
他这么谨慎,把叶娟也吓到了,毕竟叶娟也是第一次怀孕,有些懵懂和傻乎乎的,便点着头答应了。
车厢里便多了被褥、铁锅、水桶、鏊子和大半袋面粉,多了四杆步枪,多了手电筒和两把匕首,李世英、孙祥会、章进兴还有穆先白四个人,穿得厚厚实实的,带着一股莫名的兴奋出发而去。
在六大队的时候,又遇到了卢林,于是车厢里又多了一小块鹿肉。
穆先白前些日子跟着李世英他们赶巴扎、下乡卖货,李世英就嘱咐他,先看孙祥会是怎么跟人沟通的,几个人还凑在一起研究制定了一套话术,穆先白便主要充当起了与哈萨克社员们的交流。
这个组合稍显怪异,自老人家离开后,边疆原本融洽的民族关系又出现了些许的反复,那些在此前被批判、被打压的少数民族贵族后代们,大约是觉得被松了绑,宗教信仰又再次被人刻意提及,民族之间的隔阂也渐渐显露。
对于边疆汉人而言,既然你们天天嫌弃,说我们汉人养猪、侵占了你们祖先的土地,那我们就敬而远之呗,反正就连大队干部们都开始和稀泥,我们不跟你们玩就是了。
一大队内部也渐渐有了这样的趋势,比如先前经常有哈萨克社员们凑到李世德的木工棚、李世英的家里玩扑克牌、聊天,今年的人就少了许多。
但总归还是有例外的,比如穆先白等十多个早就跟汉人社员们厮混得熟悉的哈萨克年轻人,大家彼此之间仍旧没太多的顾忌,仍旧视彼此为好朋友。
穆先白赶着马车,李世英将一个热水袋塞进了他的怀里,又翻着笔记本,盘算着这一次能进多少种类的货物,每样货物大致应该买进多少。
章进兴坐在他的旁边,正在仔细擦拭着几个木盒子。这两年他和李世英、穆先白三人组一起在做牛骨麻将,只要得空了,就凑在一起开工,然后主要由章进兴到处跑着找人售卖。
这一次他们也带来了五套麻将,章进兴这一次回老家,特意托关系在老家市里的工艺品厂参观了一下,请了两位老师傅吃饭,咨询了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
故而他回到一大队后,就提议再做配套的麻将盒,这种事情都不需要麻烦李世德,李世英自己就能干,从大哥家里找些边角料的木板,便很快做了出来。
刚入夏的时候,章进兴跟着孙祥会去市里走了一趟,见到了天黑后就无比热闹的“黑市”,他觉得可以试着卖一下麻将,便带了几套在车上。
半路上停车放水,李世英便接替了孙祥会,让他在车厢里休息暖和一下,自己则赶着马车跟在了穆先白的后面。
当天晚上,他们就住在了国道北面一排土屋里,这是某个公社盖了用来圈养冬天被赶下山的羊群和牛群的,先前卖了一批牲畜,院子就很空,李世英和穆先白找到夜间看守的两个哈萨克牧民们聊了几句,便被热情地邀请进了屋。
哈萨克牧民提供晚饭,孙祥会便提了两瓶酒,这是他们带在路上暖身子用的,于是两边的陌生人便迅速地借着美酒变得熟络了起来。
其中一个年轻的哈萨克牧民居玛拜是个自来熟的话痨,听到自己招待的几个汉人来自内地,便不住地询问河南和江苏是个什么样子。
李世英笑呵呵地说:“等你有空的时候,也去内地看一看嘛,祖国这么大,风景好得很。”
“我想去首都看一看呢!”居玛拜自豪地亮起了胸前的主席像章:“我想看看毛主席!但是嘛,我被大山困住啦,洋缸子有的,巴郎子嘛两个,丫头子一个,走不了嘛!”
旁边他的同伴是个满面风霜的中年人,名叫阿巴依,戴着帽子,顶着一张被天山的太阳、风、霜雪吹得黑红的脸膛,笑着说:“我的帐篷里嘛、家里嘛,房间到处都挂上了毛主席的画像,我们去不了首都,看到画像也是一样的!”
孙祥会沉默地看向了这两个热情的哈萨克牧民,只是端起了酒缸,沉默地喝了一口。
人民依旧在怀念着那位无比热爱的领袖,仿佛他从未离去。
晚饭和聊天散后,孙祥会凑到李世英身边:“咱们还是可以多请一些像章和画像。”他没有用“买”字,仿佛那样会玷污了某种热情。
李世英点点头:“估计不大容易的,争抢的人多,看情况吧。”
越靠近市区,遇到的马车就越多,显然经过前二十多年的基础,国家的工业化生产上来了,而民间的消费欲望也跟着上来了。
对于穆先白而言,这是他人生第一次离开宁远县,所以他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又稍稍带了些对未知的不安。
李世英已经接替了穆先白赶马车,他毕竟认识路,所以就在前面带路,穆先白也不想补觉,就坐在车辕前跟李世英说着闲话。
“咱们可以多买一些日历,这东西最好卖。”李世英耐心地说,他是想要培养一下穆先白某些商业上的敏感。
李世英说的就是那种老式的、手撕的、可以挂在墙上的日历,这种日历纸张轻薄,便被边疆的烟民们扯了裹着莫合烟丝当卷烟抽,在老烟民们的口中评价相当高,是超越报纸的存在。
喜欢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