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长生那篇石破天惊的专题报告,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深水炸弹,其涟漪在清华园内极小的圈层里悄然扩散。尽管细节被严格保密,但“大一新生陈长生受院长重托撰写内参,获国字号专家高度评价”的消息,仍不胫而走,为他本就笼罩着神秘光环的形象,又增添了一抹令人敬畏的“国士”色彩。
然而,身处漩涡中心的陈长生本人,却依旧保持着近乎刻板的低调与平静。他按时上课,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与赵潇旋在食堂吃饭,仿佛那篇可能影响宏观政策走向的报告,不过是完成了一次普通的课后作业。这种举重若轻的态度,反而更让人感到深不可测。
时序悄然进入十二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席卷京城,气温骤降。这天下午,天空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垂,渐渐飘起了细密的雪粒子,随后转为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不过个把小时,清华园便银装素裹,未名湖、近春园笼罩在一片洁白静谧之中。
陈长生刚从图书馆出来,手机便响了,是赵潇旋打来的,声音里带着雀跃:“长生!下大雪啦!好漂亮!我们去未名湖走走好不好?听说雪中的未名湖特别美!”
“好,你在宿舍楼下等我,我过去接你。”陈长生嘴角微扬,应允道。他喜欢赵潇旋这种简单纯粹的快乐。
走到紫荆公寓楼下,赵潇旋已经等在那里。她穿着一件白色的长款羽绒服,围着红色的羊绒围巾,小脸冻得微红,呵着白气,在雪地里雀跃地踩着脚,像一只雪中的精灵。看到陈长生,她立刻笑着跑过来,很自然地挽住他的胳膊。
“走吧走吧!再晚点雪停了就不好看啦!”她拉着陈长生,兴致勃勃地往未名湖走去。
雪中的清华园,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古老的建筑覆着白雪,松柏挂满银条,路上行人稀少,只有脚下积雪发出的“咯吱”声。两人沿着小路走到未名湖畔,湖面尚未完全封冻,雪花落入水中,悄无声息地消融,远处博雅塔在雪幕中若隐若现,宁静而诗意。
“真美啊!”赵潇旋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张开双臂,在原地转了个圈,笑容灿烂。她拿出手机,非要和陈长生在石舫前、在湖心岛的小桥上拍照。陈长生由着她,配合地摆出姿势,看着她在雪中欢快的样子,心中一片宁静温暖。这种校园恋爱的简单美好,是他前世在商海沉浮中难得体验的珍贵之物。
拍完照,赵潇旋靠在湖边的栏杆上,看着飘雪的湖面,忽然轻声说:“长生,有时候觉得,像做梦一样。你那么优秀,那么厉害,对我还这么好……” 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依恋和微醺。
陈长生伸手,轻轻拂去她发丝和肩头的落雪,动作温柔:“傻丫头,对你好是应该的。” 他的目光落在她冻得通红的耳垂上,心中一动,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巧精致的深蓝色丝绒盒子。
“嗯?这是什么?”赵潇旋好奇地睁大眼睛。
“在上海看到的,觉得适合你。”陈长生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对晶莹剔透、泛着柔和彩光的月光石耳钉,造型简约雅致,在雪光的映衬下,更显纯净剔透。
“呀!好漂亮!”赵潇旋惊喜地低呼,眼中满是星光。月光石是她的诞生石。
“喜欢吗?”陈长生取出耳钉,小心地帮她戴上。冰凉的石料触碰到温热的耳垂,赵潇旋微微颤了一下,脸颊绯红,不知是冻的还是羞的。
“喜欢!太喜欢了!谢谢你,长生!”她踮起脚尖,飞快地在陈长生脸颊上亲了一下,然后害羞地把头埋在他胸前,心里甜得像化了蜜。
两人在雪中相拥,享受着这静谧温馨的时刻。雪花无声飘落,落在他们的头发上、肩膀上,仿佛要一起走到白头。
将赵潇旋送回宿舍后,陈长生回到301寝室。李哲和王明宇正在联网打游戏大呼小叫,孙皓依旧在书山题海中奋战。陈长生打开电脑,习惯性地查看邮件。一封来自苏晚晴的未读邮件引起了他的注意。标题是:“课题求助:关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微观基础设定疑难”
苏晚晴是他在经管学院结识的那位才华与气质俱佳的研二学姐。陈长生点开邮件,内容很详细,苏晚晴在邮件中清晰地阐述了她正在为导师承担的一个国家级重点课题遇到的瓶颈:如何在DSGE模型中更合理地嵌入金融摩擦和异质性企业行为,以使模型更能模拟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她尝试了几种主流方法,但结果总是不尽人意,希望听听陈长生的“独特见解”。
陈长生对苏晚晴的印象很好,欣赏她的聪慧与专注。他看了看时间,刚过晚上九点。回复邮件讨论模型太费时,他想了想,拿起手机,拨通了苏晚晴的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苏晚晴略带惊讶却依旧清冷悦耳的声音:“喂?陈长生学弟?”
“学姐,邮件我看了。电话里说可能更方便些。”陈长生走到阳台,看着窗外依旧纷飞的大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