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官网的数据面板率先更新,叶小小 18 分 6 篮板 21 助攻 7 抢断的准四双数据,像一颗惊雷炸穿了整个篮球圈。
不到十分钟,# 叶小小 21 助攻 7 抢断# #NBA 史上最强新秀控卫# 等话题就冲上推特热搜榜前十,连向来以挑剔着称的《体育画报》记者,都在实时专栏里写下:“这个来自华夏的少年,正在用数据重新定义控卫的天花板。”
ESPN 演播室里,一群嘉宾还在盯着屏幕上的传球路线图,前NBA传奇球星微笑刺客托马斯手指不断在桌面上模拟叶小小的传球轨迹:“21 次助攻,没有一次是盲目甩锅!你们看他第二节给科比的那记底线背传,在特里和哈里斯双人夹击下,球速和角度都精准到毫米级 ;
我打了 18 年球,也未必能在那种防守强度下传出这种球。更可怕的是 7 次抢断,每一次都断在小牛的进攻命脉上,最后干扰诺维斯基绝杀那下,预判能力根本不像个新秀。”
雷吉?米勒接过话茬,指着数据面板上的 “三场累计数据” 惊呼:“首秀 20 助攻 10 抢断,第二场 29 助攻 14 抢断,这场又 21 助攻 7 抢断!
你们见过哪个新秀能连续三场送出 20 + 助攻?而且抢断数比联盟半数球队的首发控卫单赛季场均都高!
他的防守不是靠身体对抗,而是靠预判;
看哈里斯的运球、看诺维斯基的肩膀转动,就像提前知道对方要干什么,这种球场智商,是天生的。”
《达拉斯晨报》的赛后报道则带着几分无奈:“埃弗里?约翰逊教练赛前制定的‘防传球’战术,被叶小小的 21 次助攻彻底撕碎。特里全场贴防,却连他一半的传球路线都摸不透;
诺维斯基的低位单打,三次被他预判断球。
这个华夏少年不仅赢了比赛,更赢了战术博弈 ; 他让小牛的防守体系,在这场比赛里成了笑话。”
国内的篮球论坛更是彻底沸腾。
某扑NBA 板块的热帖 “叶小小三场数据汇总:60 助攻 31 抢断!” 下,评论数半小时内突破十万。
有球迷晒出对比图:“同期的魔术师约翰逊场均 8.3 助攻 1.7 抢断,叶小小的数据直接是他的两三倍!”
还有人调侃:“以前看 NBA 是为了看科比、看诺维斯基,现在是为了看叶小小怎么‘耍’对手 ; 他的传球比悬疑剧还刺激,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球会传给谁。”
就连一向严肃的《篮球先锋报》,都在头版用大标题写道:“从 CBA 到 NBA,叶小小用数据打破偏见。他的 21 次助攻,不仅是数字的胜利,更是华夏球员在 NBA 赛场上的尊严 ;
当西方媒体还在质疑‘黄种人能否打好控卫’时,他已经用准四双数据,把答案钉在了美航中心的地板上。”
而在 NBA 球员圈子里,小小的名字也成了赛后更衣室的热议话题。
热队的闪电侠在训练后被问及此事时,笑着说:“幸好我们上个月赢了湖人,不然现在被他‘上课’的就是我们了。20 助攻 10 抢断,那是我职业生涯都没做到过的事,他才打了三场 NBA,这太疯狂了。”
太阳队的史蒂夫?纳什更是直言:“我已经开始期待和他的对决了; 我想看看,这个能送出 21 次助攻的年轻人,到底有多少传球套路。”
叶小小的逆天数据,不仅改写了球迷对新秀控卫的认知,更让全联盟重新审视 “控卫” 这个位置的价值。
以往,联盟的顶级控卫要么靠得分(如艾弗森),要么靠串联(如纳什),
而叶小小却用 “助攻 + 抢断” 的双爆炸数据,证明了控卫既能当 “场上教练”,也能当 “防守大闸”。
正如 TNT 解说员巴克利在赛后所说:“十年前,我们说控卫是‘球队的大脑’;
现在,叶告诉我们,控卫还能是‘球队的大脑 + 心脏 + 手脚’; 他一个人,干了三个人的活。”
当湖人的大巴缓缓驶离美航中心时,小小靠着车窗发呆,小青在他后座继续刷着手机上看着国内球迷的评论。
科比坐到了他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窗外达拉斯的夜景:“今天 ; 你的数据让全联盟都醒了,接下来,他们会用更狠的防守对付你。”
叶小小抬头,看着科比眼里的期待,笑着点头:“那就让他们来试试。”
“在想下一场怎么打?”
黑曼巴今天难得卸下了赛场上的锐利,语气里带着几分轻松,“下一个对手是火箭,他们的控卫苏拉防守够硬,你得提前适应他的身体对抗。”
“小青给我看了他们的比赛录像,苏拉的三分线准度可以,另外他还喜欢在三分线外下手抢断,我会提前护好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