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地下,“静滞之间”内的时间仿佛被无形的手拨快了齿轮。距离清道夫扫描波主力的抵达,仅剩最后五十四小时。空气不再是冰冷的静谧,而是弥漫着一种近乎实质的、高度压缩的紧迫感,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倒计时的重量。
周慕云站在中央操作界面前,立体投影的光幕上,无数复杂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奔涌不息,构建、演算、又推翻重来。他修长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得只剩下残影,眼神专注而锐利,平日里那副慵懒闲适的教授面具早已被彻底撕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属于顶尖战略家和工程师的绝对理性。
林栀站在一旁,沉默地注视着光幕上飞速变化的模型和推演结果。她的脸色依旧有些苍白,意识海的抽痛并未完全平息,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如同淬火的寒星,精准地捕捉着每一个数据细节,大脑以不逊于超级计算机的速度同步处理着海量信息。
两人之间几乎没有多余的交流,所有的沟通都通过数据的实时共享和极其简短的指令完成,效率高得可怕。
【扫描波前导扰动频谱分析完成,特征匹配度99.97%,确认为‘清道夫’标准制式。波束主体能量峰值预测上调17.3%,抵达时间误差修正为正负十五分钟。】周慕云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冷静得不带一丝波澜。
【‘海市蜃楼’模拟器输出稳定性监测,频率漂移率0.0001%,在可接受范围内。但需注意扫描波峰值冲击可能引发的瞬时共振畸变。建议在T-1小时启动‘频率微调缓冲’协议。】林栀迅速回应,同时将一套复杂的缓冲算法模型传输过去。
【收到。缓冲协议已整合入主控程序。另,根据前导扰动特征反推,此次执行扫描任务的应为‘清道夫’第七标准行动小组,配备‘裁决者IV型’扫描舰。该型号擅长高精度定点复核,一旦初始扫描发现异常,二次精确定位扫描响应时间极短,预计在……】周慕云调出一份新的数据模型。
【……三分十七秒内完成锁定并可能伴随战术级净化打击。】林栀几乎与他同时得出了结论,语气沉凝。
三分十七秒!这意味着他们几乎没有犯错和调整的时间!一旦“海市蜃楼”模拟器的伪装在第一次扫描中出现任何微小的纰漏,清道夫的毁灭性打击就会在极短时间内降临!
压力陡增。
【需要提高模拟器功率,强化伪装深度,但会显着增加能量泄露风险。或者,主动释放干扰,误导扫描波指向……】周慕云提出方案,但随即又被自己否定,【不行,干扰释放模式容易被识别为主动抵抗,反而会立刻招致打击。】
【不能强化,也不能干扰。】林栀的目光扫过平台上依旧昏迷的小夜,【必须在第一次扫描中就完美骗过他们。关键在于……‘唯一性’。】
她调出之前捕捉到的小夜与“普罗米修斯”碎片之间的独特共鸣频率波形图,将其与“裁决者IV型”扫描舰的已知识别算法模型进行叠加比对。
【清道夫的扫描是基于对‘普罗米修斯’污染特征的泛化模式识别。而‘海市蜃楼’模拟的是小夜个体与特定碎片之间的唯一共鸣。如果我们能反向利用扫描波本身……】林栀的思维急速运转,一个极其大胆甚至疯狂的念头浮现出来。
【……将扫描波的能量,转化为模拟器维持‘唯一频率’的额外能源,同时利用其波动来进一步‘打磨’和‘验证’伪装的真实性,使其在扫描波眼中,从‘需要鉴别的可疑目标’变成‘扫描系统自身运行产生的背景谐波’的一部分?】周慕云瞬间理解了她的意图,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天才的想法!但这需要……】
【……需要对扫描波的瞬时能量流进行近乎完美的预测和引导,并将其无缝接入模拟器的能量循环,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错漏和排异反应。】林栀接话,语气无比凝重,【这需要超乎想象的能量操控精度和……运气。】
这简直像是在刀尖上跳舞,不,是在即将发射的炮弹上雕刻花纹!
【可行性?】周慕云直接问核心问题。
【理论存在。方舟数据库中有类似‘能量虹吸同化’的战术记载,但从未应用于对抗清道夫这个级别和目标。我需要至少三小时进行算法编译和模拟测试。】林栀回答。
【我给你四小时。我需要同步调整‘静滞之间’的底层规则结构,将其临时转化为一个超导能量谐振腔,为你的‘虹吸同化’提供基础。】周慕云立刻开始行动,双手在界面上操作,密室四周墙壁和地板上的能量纹路开始发出更加明亮的光芒,结构发生着微妙的改变。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全身心投入到各自的任务中。密室内只剩下能量流动的低沉嗡鸣和指尖敲击虚拟界面发出的细微声响。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三小时五十七分钟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