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的第三次倒计时在联邦总部的屏幕上亮起,与前两次不同,这次的数字带着某种令人不安的柔和光晕。【239:59:59】...【239:59:58】...仿佛不是冰冷的计数,而是某种缓慢的心跳。
“情感光谱纯度...”林栀轻声重复着试炼名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星石。石内的流光似乎也变得柔和,带着一丝警惕的波动。
指挥中心里,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取代了物理学家和工程师的位置,成为主导团队。全息屏幕上流动的不再是能量图谱,而是复杂的情绪波动模型和群体心理趋势分析。
“所有已知文明史中,内部崩溃多源于情感失控,”首席心理学家调出数据,“愤怒、恐惧、贪婪、绝望...这些基本情绪一旦规模化、极端化,比任何外敌都更具毁灭性。”
星尘面色凝重:“它要测试我们的...情绪稳定性?”
“更准确地说,是情感生态系统的健康度,”林栀补充道,目光扫过那些模型,“不是没有负面情绪,而是负面与正面情绪的平衡,以及社会对情绪的调节能力。”
倒计时归零的瞬间,预想中的精神攻击并未降临。相反,一种奇异的宁静笼罩了整个联邦。阳光似乎更加明媚,空气更加清新,连最普通的食物都带着非凡的美味。
“幸福感监测指数上升300%,”监测员报告,声音带着困惑,“焦虑、愤怒、悲伤指数全部降至历史最低...这像是...祝福?”
但林栀腕间的星石却微微发烫,发出警示的脉动。“不是祝福,”她沉声道,“是剥离。它在抽走所有负面情绪。”
话音未落,副作用开始显现。
艺术家对着画布发呆,失去了往日的激情与痛苦灵感;科学家面对难题无动于衷,缺乏突破常规所需的焦虑驱动力;连母亲看着孩子时,都带着一种平和却缺乏深情的淡漠。
“我们在变成...情感上的扁平人,”秦屿震惊地看着数据,“没有阴影,也没有了立体感。”
守护者的真正试炼悄然展开。
第一阶段:情绪放大。不是单一情绪,而是精准的“情绪配对冲突”。
阿尔法维度,繁荣的贸易星球突然爆发大规模冲突。不是由于资源短缺,而是因为“嫉妒”与“傲慢”被同步放大——底层劳动者嫉妒精英的财富,精英阶层傲慢地蔑视底层,平日的阶级矛盾被点燃成毁灭性大火。
贝塔维度,水栖文明面临相反问题:“满足”与“懒惰”被极致化。民众沉浸在虚假的幸福中,放弃工作、学习甚至繁殖,整个社会陷入停滞的甜蜜沼泽。
地球,江州大学成为“恐惧”与“好奇”的战场。学生们一方面对未知充满病态恐惧,逃课躲入宿舍;一方面又被扭曲的好奇心驱使,进行着危险实验和冒险行为。
“它在测试情感极性,”林栀分析道,“观察我们如何应对相反情绪的同步失控。”
联邦启动应急预案:心理干预团队、情绪调节技术、甚至紧急艺术创作和音乐疗法。效果有限,守护者的情绪场如同无形潮汐,渗透每一个角落。
第二阶段:情感传染。情绪不再仅受内部影响,而是像病毒一样在人群中高速传播。
一场突如其来的悲伤浪潮席卷伽马维度,数百万人无理由地痛哭流涕,生产生活完全停滞;紧接着,一股狂喜浪潮又横扫德尔塔维度,人们疯狂消费和庆祝,导致经济瞬间崩溃。
更可怕的是“愤怒链式反应”:一个小镇的纠纷引发全市暴动,进而蔓延至整个大陆,如同情绪核爆。
“它在测量情感传染的临界点和控制手段,”首席心理学家声音沙哑,“我们在目睹情绪瘟疫的诞生。”
联邦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限制集会、强制情绪镇定剂投放、甚至短暂切断部分网络通讯。社会功能得以维持,但自由受到严重限制。
第三阶段:情感剥离。当文明疲于应对情绪风暴时,守护者突然抽走了所有情感。
瞬间,整个联邦陷入绝对的情感真空。没有爱,没有恨,没有快乐,没有悲伤。人们像精密却空洞的机器,执行日常任务,却失去了所有意义感和连接感。
自杀率无声飙升,不是出于绝望,而是因为“找不到存在的理由”。生育率降至零,艺术创作完全停止,文明如同进入无声的死亡。
“比任何风暴更可怕...”星尘看着报告,手微微颤抖,“是绝对的平静。”
在这片情感荒漠中,林栀和小月亮成为唯一的绿洲。星石保护着林栀的情感核心,而小月亮天生的纯净共鸣让她免疫了剥离效应。
“妈妈,大家都在变成星星的影子...”小月亮害怕地抱着林栀,“没有亮光了...”
林栀抱起女儿,走向联邦广播中心。她知道,技术手段已经无效。唯一能对抗情感剥离的,只有最原始的情感连接。
她没有发表激昂演讲,只是轻轻哼起那首小月亮常唱的星星歌。没有歌词,只有简单的旋律,却承载着母亲对女儿最本能的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