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节当天,阳光灿烂,仿佛连天气都在为这场校园盛事助兴。一大早,各社团的展区就已人声鼎沸,音乐声、欢笑声、吆喝声混杂在一起,空气中飘荡着各种小吃的香气,气氛热烈得几乎要爆炸。
林栀被窗外震耳欲聋的摇滚乐彩排声吵得无法安睡,顶着一头更加凌乱的短发,脸色臭得能冻死人,慢吞吞地趿拉着拖鞋被秦屿“护送”到安全屋。小月亮倒是很兴奋,趴在窗边看着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花花绿绿的装饰,小脸通红,但牢记妈妈的嘱咐,乖乖待在家里。
秦屿早已前往文化节现场履行他“安保总协调人”的职责。他穿着统一的志愿者马甲,冷峻的面容和挺拔的身姿在人群中格外显眼,手持对讲机,一丝不苟地巡视各区域,指挥着由赵博等心腹组成的“核心安保队”布控。他的主要注意力,毫不意外地放在了计算机社团所在的科技体验区,尤其是欧阳辰那个备受瞩目的“人机对战”展台。
欧阳辰的展台布置得极具未来感,巨大的LED屏幕滚动播放着炫酷的CG动画和晦涩的技术术语,几台造型奇特的VR设备和高灵敏度体感捕捉器吸引了大量学生排队体验。他本人穿着剪裁合体的科技风服饰,笑容温和,耐心地向围观者讲解着所谓“下一代人机交互界面”和“情感算法模拟”,俨然一位年轻有为的科技先锋。
一切都显得那么正常,那么热闹,那么…充满青春的活力。
然而,在安全屋内,通过秦屿身上隐藏的摄像头和传感器传回的画面,林栀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星石超维感知模式下,欧阳辰的展台周围笼罩着一层极其微弱、却持续不断的精神能量场。这能量场并非攻击性,而是更像一种高强度的诱导和沉浸式暗示,它放大着体验者的好奇心和兴奋感,降低他们的理性判断和警惕性,让他们更容易全身心投入所谓的“人机对战”体验中。
而那些体验者戴上VR设备后,其意识波动会变得异常活跃且…同质化,仿佛被引导着进入某个预设的、高度可控的情绪频道。这绝非普通的游戏体验!
更让林栀注意的是展台核心区域,那个被欧阳辰称为“情感共鸣核心”的、不断闪烁着柔和蓝光的柱状装置。在星石的视野里,那装置正持续散发出与昨天高空扫描波同源但弱化的冰冷波动,如同一个微型的信号灯塔,不断向外界发送着某种定位和状态信息!
他在主动暴露自己!或者说,他在向某个未知的存在“汇报”工作进度!
“作死。”林栀看着屏幕,面无表情地评价了一句。
她几乎可以断定,欧阳辰的这个装置,其核心技术绝对与“虚无之眼”脱不了干系,甚至可能就是“彼岸”势力根据“虚无之眼”的某些碎片化技术逆向工程出来的山寨品!他大张旗鼓地搞这个展示,目的绝非教学或娱乐,而是在进行一场公开的、大规模的意识场域实验,同时可能也是在向幕后主子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者…充当诱饵?
无论哪种,都其心可诛。
不能再等晚上了。必须在他造成实质性影响、或者引来更麻烦的东西之前,做点什么。
林栀站起身,走到安全屋一角的装备柜前。柜门无声滑开,里面并非武器,而是几套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些土气的江州大学校服、志愿者马甲,以及一些看起来像老旧电子维修工具、甚至收破烂的编织袋之类的东西。
她随手拿出一套极不合身的、洗得发白的宽大校服套在外面,又扣上一顶脏兮兮的鸭舌帽,帽檐压得极低。最后,她从一个工具盒里拿出一副镜片厚得像啤酒瓶底的黑框眼镜戴上。
瞬间,她整个人气质大变,从那个慵懒颓废的“废材”,变成了一个毫不起眼、甚至有些邋遢的理工科书呆子,混入人群绝对找不到的那种。
小月亮好奇地看着妈妈“变身”,眨了眨大眼睛。
“妈妈去扔垃圾。”林栀拍了拍女儿的头,语气随意。
“哦。”小月亮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玩她的积木。
林栀拎起一个半旧的、印着“校内勤工俭学”字样的编织袋,里面随意塞了些废纸板和空水瓶,慢悠悠地晃出了安全屋。
她没有直接前往热闹的展区,而是先绕到了图书馆后侧的“设备检修区”。那里拉着警戒线,空无一人。她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潜入废弃配电房,在那条通往地底缝隙的入口处,快速布置了几个微型的、伪装成锈蚀螺栓和鸟粪的能量扰动发生器。这些发生器不会阻止联邦技术小组的进入,但会在任何非联邦认证的能量信号(比如“虚无之眼”或“彼岸”的探测波)试图穿透时,产生极其细微的随机干扰,使其无法获得清晰读数,起到“烟雾弹”的作用。
做完这一切,她才拎着编织袋,慢吞吞地汇入了主干道的人流,朝着科技体验区晃去。
越靠近欧阳辰的展台,那种无形的精神暗示场就越发明显。排队的学生们脸上洋溢着过度的兴奋和期待,眼神有些发直,讨论着“颠覆性体验”、“意识上传”、“虚拟永生”这些被刻意引导的话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