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4章:一个“国家级新区”的宏伟蓝图,为陈平画一张大饼
“国家?”
陈平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发出的声音干涩而沙哑。
这两个字,像两座沉重的大山,轰然压在他的心头,让他一瞬间有些喘不过气。他这半辈子,都在“省”这个字下面摸爬滚打,最大的梦想,也不过是在省委那栋大楼里,占据一个更核心的位置。
“国家”这个词,太遥远,太宏大,如天上星辰,他偶尔仰望,却从未想过可以触摸。
林默看着他脸上那混杂着震惊、迷茫与一丝被冒犯的表情,并不意外。如果陈平立刻就信了,那他也就不是陈平了。
“陈书记,我问您一个问题。”林默的语气依旧不疾不徐,仿佛一个耐心的老师在引导学生,“放眼全国,目前已经获批的国家级新区,有多少个?”
这个问题,不需要吴谦去查资料,陈平自己就心如明镜。作为一名时刻关注高层动向的地方大员,这些信息早已刻在他的脑子里。
“十七个。”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回答。
“没错,十七个。”林默点了点头,走到那幅巨大的华夏地图前,目光仿佛穿透了纸张,看到了那些在版图上闪闪发光的区域,“浦东、滨海、两江、雄安……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意味着什么?”
他没有等陈平回答,便自问自答,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回响,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
“意味着这个区域的发展,从省级战略,上升为了国家意志。”
“意味着这里的政策,可以突破常规,先行先试,拥有其他地方无法想象的自主权。”
“更意味着,这里的负责人,其政治分量和未来前景,将与普通的地市级、甚至省级的干部,彻底拉开维度上的差距。”
林…默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记重锤,精准地敲击在陈平内心最敏感、最渴望的那根弦上。
“维度上的差距……”陈平喃喃自语,眼神有些发直。他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门后是万丈光芒,是他梦寐以求却又不敢奢望的政治前程。
但理智很快将他拉了回来。
“林主任,你说的这些,我懂。”陈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坐回沙发上,只是这一次,他的姿态已经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倨傲,反而像一个急于求解的学生,“但这……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我们江东省,论经济体量,比不过粤苏;论地理位置,比不过沿海的几个核心节点;论政策资源,我们更不是京城的‘亲儿子’。全国那么多省市都在盯着这块蛋糕,凭什么会轮到我们江东?凭什么轮到海州?”
他的问题一针见血,充满了现实的无奈。这是所有江东干部的共同心结,也是他陈平这些年拼了命也要把海州打造成“发动机”的根本原因——因为不进则退,因为先天不足,所以只能后天加倍努力。
一旁的吴谦,听得心惊肉跳。他觉得主任今天玩的这手,实在太大了。这已经不是画饼了,这是在画一个太阳,挂在天上,好看是好看,可谁都知道,那是够不着的。万一陈平觉得被戏耍了,恼羞成怒,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林默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紧张。
他拉过一张椅子,在陈平的对面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双目直视着他,那种强大的自信,让陈平刚刚升起的疑虑,又不由自主地动摇了。
“陈书记,您说的都对。我们没有先天的优势。”林默先是肯定了对方的观点,让陈平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创造优势。”林默话锋一转,“您刚才问凭什么?我的答案是,就凭我们敢想,敢做。就凭我们,能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您觉得,整合全省的开发区,这件事难不难?”林默问道。
陈平苦笑了一下:“何止是难,简直是捅了马蜂窝。要不是你那份报告……恐怕现在省里还在为这件事吵翻天。”
“对。”林默打了个响指,“所以,当全省所有地市,都从‘要我整合’变成‘我要整合’,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份高质量、高效率的整合方案时,您觉得,坐在京城办公室里的那些领导,会怎么看我们江东省?”
陈平的眼睛,猛地亮了一下。
他瞬间明白了林默的逻辑。
“他们会看到我们的决心,看到我们的执行力,看到我们江东省的干部,是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
“不止如此。”林默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他们还会看到,我们江东省,具备了成为‘改革试验田’的潜质。他们会好奇,是什么样的思路和魄力,才能在这么复杂的利益格局中,完成这样一场漂亮的突围。”
“省内整合,从来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它只是我们递给京城的第一份‘投名状’!”
“投名状”三个字,让陈平浑身一震。他感觉自己体内沉寂已久的血液,开始重新沸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