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晨光熹微,我领着李清源与李清欣踏入了那巍峨的皇宫。
当母后见到兄妹二人的那一刻,她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震惊,那光芒如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紧接着便恢复了平日的平静,如同波澜不惊的湖面。
母后温和的声音在这静谧的宫殿中响起。
“婉儿,这两位是?”
我微微欠身,轻声答道:“哥哥名为李清源,妹妹唤作李清欣。
他们是我从迦叶国带回来的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
母后的眼神中虽藏着疑惑的暗流,但她并未急于追问,只是轻轻颔首,那动作优雅而从容。
“李清源拜见太后殿下,愿殿下洪福齐天,寿与天齐。”
“李清欣拜见太后殿下,祝殿下福寿绵延,安康顺遂。”
母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都是乖巧的好孩子,想必是第一次入宫吧。
桑嬷嬷,你带他们兄妹二人四处逛逛,熟悉熟悉这宫里的景致。”
“诺。”
桑嬷嬷恭敬地应了一声,领着兄妹二人缓缓离去。
待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殿门之外,母后的目光重新落回我的身上。
母后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探寻的意味问道:“婉儿,他们究竟是谁的血脉?”
我微微皱眉,神情郑重:“依我看,他们应是前朝遗孤的后裔。”
母后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惊愕:“你是如何发现他们的?”
我陷入了回忆之中,缓缓说道:“我与赫连望卿抵达大名府后,偶然间遇到了一个叫卖的人牙子。
当时,心中的恻隐之心顿起,便将那些禹国前朝的子民都买了下来,而这对兄妹便在其中。
起初,我只觉得这对兄妹看着面熟,并未多想。
直到为他们洗净身上的污垢,才惊觉他们兄妹二人与黎儿有几分相似,于是便将他们留在了身边。”
母后微微沉吟,似在思索着什么,随后问道:“他们原本就姓李吗?”
我轻轻摇了摇头:“并非如此,他们自报家门时是以木子为姓。
我让赫连望卿查过,迦叶人并无此姓氏。
我想,应当是李氏族人为了躲避灾祸,将李字一分为二,成了木子。
此次归国后,我再次询问他们的身世,李清源拿出了字辈册,与我李氏皇族的字辈册别无二致,而且他还持有半枚玉佩。”
母后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问道:“婉儿,你是说太庙里那枚玉佩的另一半?”
我点了点头,神情笃定的答道:“从年份到花纹,看上去皆是一模一样。
可我当时仍不放心,于是便去寻了师父。
师父给了我一种可以验亲的物件。
昨夜,我便用师父给的验亲神器试了一试。
结果显示,李清源与李清欣确是兄妹。
我与鸾凌的不行,鸾凌与他们的也不行,可我与他们的却相符了。”
母后双手微微颤抖,紧紧握住我的手,眼中满是激动与震惊:“婉儿,你的意思是,现在完全可以确定,他们二人就是前朝的遗孤?”
我轻轻握住母后的手,坚定地说道:“是的,母后。若非当年前朝先皇庇护,我们这一脉也无法南下建立后禹。
而前朝的遗孤却一直在迦叶国饱受苦难。
母后,我想让他们回归宗族,您意下如何?”
母后沉思良久,缓缓说道:“婉儿,此事母后觉得,你不妨先去问问宗亲们的意见,看看他们作何想法。
暂且先别告知两个孩子,万一宗亲们不同意,省得让两个孩子与你心生嫌隙。”
我轻轻点头,眼神中透着理解:“母后放心,婉儿心里明白。”
接着,母后嗔怪地说道:“两个孩子便留在我这儿吧,你也该在宫中多走动走动。
琳琳都跟我抱怨了,说你入宫几次都不去看她,怕是把她给忘了。”
我不禁噗嗤一笑:“她呀,还是那副小孩子脾气。罢了,我这便去她的宫中看看。”
母后微微颔首:“去吧,晚膳记得回来陪母后用膳。”
“嗯,好的,母后。”
我轻声回应之后,便转身离开了母后的寝宫。
我径直朝着逻盛琳琳所居住的珊鹊宫走去。
刚踏入御花园,便听到了阵阵欢声笑语。
原来是桑嬷嬷带着李氏兄妹在园中闲逛,恰巧碰到了正在采摘花朵的逻盛琳琳。
“皇姐!这里这里!”
逻盛琳琳眼尖,一眼便瞧见了我,兴奋地挥舞着双手,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她急忙将手中的花篮递给身旁的侍女,迈着轻快的步伐向我跑来。
逻盛琳琳嘟着嘴,眼神中满是委屈的撒娇说道:“皇姐,你这么久都不来看我,是不是不喜欢我了呀!”
我笑着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尖,温柔地说道:“怎么会呢,傻丫头!”
逻盛琳琳瘪了瘪嘴,轻晃着我的袖子:“哼,你去看望了皇后姊姊,还去了若若姊姊那儿,就是不来我这儿。明明就是不喜欢我了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