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曹寿这般举动,我不禁失声惊呼:“曹大人,这是所为何事!”
心急如焚之下,脚步匆匆,赶忙上前,欲将他搀扶而起。
然而,他却伏地不起,口中喃喃:“是下官这张不知轻重的嘴,信口胡言,犯下这大不敬之罪,还望殿下严惩不贷。”
我微微蹙眉,心中满是无奈,轻叹一声:“不知者无罪,你又何苦这般苛责自己,如此反倒叫我局促不安,如坐针毡。
罢了罢了,快些起身吧!”
曹寿一脸憨态,愣愣地望着我问道:“殿下,真的不治我的罪了?”
我忍不住 “噗呲” 一笑,眉眼弯弯说道:“你本就无罪,又何来治罪一说呢。”
孙兴见状,立刻快步上前,将曹寿扶了起来。
待我们四人依次落座,曹寿满脸疑惑,开口问道:“听闻殿下在转运司内尽享安乐,悠然自得。
怎的今日却身着孙大人家下人的衣裳,出现在此处?”
他话音刚落,未等我回应,便又迫不及待地追问:“殿下亲临这粮仓,必定是有要事。
莫不是这粮仓出了变故?
可我一直在此悉心守护,并未察觉任何异样啊。”
我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信州粮仓确实出了事,仓内谷物被盗了。”
曹寿瞬间瞪大了双眼,眼中满是不可置信,紧紧盯着我。
接着眉头紧皱,焦急问道:“这怎么可能?
我们此处一个时辰便轮岗一次,防守严密,如铁桶一般。
绝不可能有人能将粮食谷物盗走。
而且,仓内每日巳时与亥时,都有守兵前去仔细巡视,怎会粮食被盗呢?”
我赶忙出声安抚曹寿那焦急万分的情绪,便娓娓道来:“事情是这样的。
我本是来信州游玩,点天灯那晚,有个幼童赠予我一个摩睺罗。
结果,我不慎将那摩睺罗打碎,竟从里面发现了一片写有藏头诗‘粮仓被盗’的竹片。
此事干系重大,我担心情况属实,于是便与挚友一同趁着夜色,秘密探查粮仓。
果不其然,在仓内发现有十多个陶罐,敲击之声异常。
我这挚友来自江湖,见识广博,知晓诸多奇闻轶事,便与我讲述了一桩民间地窖粮食被盗的案子。
我暗自思量,盗粮之人会不会也是用了同样的手段作案。
于是,昨夜我们再次前往粮仓探查。
不出所料,让我们发现了其中的端倪。
如今,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便请钟大人与孙大人联手,精心演绎了一出好戏,只为迷惑那些潜藏在暗处的贼人。
我也深知,这粮仓之内存储的粮食,平日里不会轻易搬动,所以你们未曾察觉异样,也是情有可原。
眼下,最为要紧的是将那群盗粮贼子一网打尽。”
曹寿听完,渐渐平复了之前激动的情绪,然后问道:“敢问殿下,如今我们该如何行事呢?”
我嘴角微微上扬,轻轻笑道:“我知道你如今心中尚有疑虑,不如我们移步到仓内,一探究竟如何?”
曹寿立刻点头应允:“那就有劳殿下一同前往了。”
于是,我们四人一同离开了办公之地,踏入仓内。
此时,天色大亮,阳光倾洒进仓内,光线充足。
我径直走到那晚做了标记的陶罐前,伸出手指,轻轻叩击。
果然,那空洞的回响瞬间让孙兴与曹寿震惊不已。
两人异口同声地问道:“他们究竟是如何盗的粮?”
我对着上官连城微微点头示意,他大步向前,运起内力,轻而易举地将陶罐抬起。
刹那间,陶罐之下的木塞显露出来,将其挪开后,一个黑乎乎的圆洞在原本陶罐的位置赫然呈现。
此时,孙兴恍然大悟,惊叹道:“他们竟是用这般手段偷盗的!”
接着,他又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问出了我之前问过上官连城同样的问题:“那他们是如何精准地算出陶罐的位置呢?”
听罢,我领着他们来到蜀黍区,俯身将一个散落在地的麻袋移开,接着说道:“他们在此处开了孔,便于窥探陶罐的位置,然后再精确计算出该从何处往上挖掘。”
孙兴与曹寿相互对视一眼,眼中皆是满满的震惊,能用如此巧妙方法盗粮之人,当真是心思缜密,手段高明!
而后,我对着他们二人问道:“这粮仓如此广袤,绝非几步便能丈量清楚。
那贼子必定曾经来过这粮仓之内。
此地除了守军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人来过?”
他们二人听闻,皆是摇了摇头。
然后曹寿说道:“此地乃是重中之重,关乎民生社稷,闲杂人等绝无可能入内。”
我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既然如此,那便只有守军以及孙大人的手下能够进入。
孙大人办理交接是在上月,那定不可能是你带来的人所为。
毕竟,挖地道这般浩大工程,绝非月余便能完成。
如此看来,嫌疑最大的便是这守军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