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紧锣密鼓地筹备军事扩张,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周边各国。各国朝堂之上,原本平静的气氛瞬间被打破,犹如平静湖面被巨石激起千层浪,一场围绕大魏动向的激烈讨论就此展开。
大魏皇宫中,御书房内同样气氛凝重。李天泽端坐在宽大的书桌后,面前摊开着一幅幅各国地图,眉头微蹙,眼神专注。林羽与苏哲分列两旁,也正神色认真地研究着手中的情报。
“诸位爱卿,如今周边各国对我大魏的军事筹备已有反应,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李天泽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忧虑,“赵国朝堂想必正在商议对策,他们向来以军事防御为重,此次不知会有何动作。”
林羽微微欠身,说道:“陛下圣明。据我们的情报,赵国大将军赵雄主张加强边境防御,修筑城墙堡垒,大量屯兵。丞相李斯还建议派遣间谍来我大魏刺探情报。”
李天泽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这两人的主张在意料之中。赵雄重武,李斯善谋,赵国朝堂有他们在,不可小觑。传令下去,边境守军务必提高警惕,密切关注赵国动向。同时,加强国内安防,绝不能让赵国间谍轻易得逞。”
在赵国的朝堂,气氛凝重得好似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赵武端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脸上的忧虑如同深深的沟壑。他轻轻敲击着扶手,缓缓开口:“诸位爱卿,如今大魏势力如日中天,先是吞并燕国,紧接着又大肆进行军事准备,其野心昭然若揭,下一个目标恐怕就是我赵国了。大家可有应对之策,能保我赵国周全?”
大将军赵雄向前一步,双手抱拳,身姿挺拔如松,大声说道:“陛下,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加强边境防御。咱得在边境线上修筑起铜墙铁壁般的城墙和堡垒,大量屯兵驻守。如此一来,就算大魏来犯,咱也能凭借坚固防线,让他们讨不了好。同时,咱还得积极联络周边各国,寻求结盟,众人拾柴火焰高,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大魏,方能有胜算。”
丞相李斯微微颔首,接过话茬:“大将军所言极是。此外,臣建议派遣大量间谍前往大魏。这些间谍就如同暗处的眼睛,密切收集大魏的军事情报,了解他们的军事部署、战略计划。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我们才能在未来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对加强边境防御表示赞同,认为这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有的则对结盟之事心存疑虑,担心各国心怀鬼胎,难以真正齐心协力。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官员站了出来,他名叫赵铭,是新晋的谏议大夫。赵铭神色镇定,目光坚定:“陛下,臣以为除了军事防御和外交联盟,我们还应关注国内民生。大魏之所以强大,离不开其国内新政推行后百姓的支持。我们也当改善民生,让赵国百姓安居乐业,这样才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赵武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赵爱卿所言有理。诸位爱卿,此事关乎赵国生死存亡,切不可掉以轻心,务必尽快拿出一个周全之策。”
大魏御书房内,李天泽听完林羽的汇报,冷笑一声:“赵国朝堂人才济济,有此反应不足为奇。不过,他们想靠间谍获取我大魏情报,可没那么容易。林先生,安排下去,将计就计,让赵国间谍得到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报’,混淆他们的视听。”
苏哲上前一步,补充道:“陛下,赵国若与其他国家结盟,对我们而言确实是个麻烦。我们也需密切关注各国之间的往来,看看能否提前瓦解他们的联盟意图。”
李天泽深以为然,点头道:“苏先生所言甚是。传令情报部门,加大对各国之间外交活动的侦察力度。”
与此同时,在齐国的朝堂,齐王正大发雷霆,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被震得跳了起来:“这大魏,简直是欺人太甚!先是灭了燕国,如今又磨刀霍霍,看来是不把我齐国放在眼里。诸位,说说该如何应对?”
齐国的军事统帅田丰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大魏如今势力强盛,我们不可贸然与之对抗。依臣看,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自身军备,提升军队战斗力;另一方面,可与赵国、楚国等国互通消息,形成一个情报网,时刻关注大魏动向。一旦大魏有异动,我们也好提前准备。”
齐国的相国管仲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陛下,臣认为外交手段也不可忽视。我们可派遣使者前往大魏,表面上示好,实则探探他们的口风,看看能否通过外交途径缓解紧张局势。同时,也可在使者往来间,窥探大魏虚实。”
齐王听了,心中稍定:“好,就按二位爱卿说的办。务必小心谨慎,不能让大魏小瞧了我齐国。”
大魏这边,情报人员迅速将齐国朝堂的讨论结果汇报给李天泽。李天泽听完,陷入沉思:“齐国这是想两手准备,一边加强自身实力,一边试探我大魏。管仲老谋深算,派使者来恐怕没那么简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