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深渊
爱琴海深处,四百米。绝对的黑暗统治着一切,只有“方舟”号舷窗外自身装备的几盏高强度探照灯,如同利剑般刺破粘稠的墨色,照亮前方有限的海水。
巨大的水压无声地挤压着舰体,发出持续不断的、低沉的呻吟,提醒着人们这里并非人类的主场。舰桥内,气氛比外面的海水更加凝重。
他们已经在这片利用水文条件构建的声学阴影区潜伏了超过十二小时。被动声纳屏幕上,代表“矛头”舰队搜索力量的信号时远时近,如同徘徊不去的幽灵,但始终未能再次精确锁定他们。
然而,这种被动的躲藏并非长久之计。
“‘渡鸦’,对‘幽灵’提供的水文数据进行反向分析,有结果了吗?”凌风的声音在寂静的指挥中心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长时间的神经紧绷,让每个人都显露出疲态。
“渡鸦”深陷的眼窝中数据光芒稳定地闪烁着,他调出一个复杂的三维海床模型。
“数据本身精准无误,但来源依旧成谜。不过,在分析数据覆盖范围时,我注意到一个异常……或者说,一个‘焦点’。”
他将模型放大,聚焦在距离“方舟”号当前位置约二十海里的一处海沟边缘。“这片区域的等深线、温度梯度、盐度分布,在水文数据中被标注得异常详尽,其精细程度远超周边区域。就像……有人特意强调过这里。”
模型显示,那里是一处陡峭的海底悬崖,下方是更深不可测的海渊。
“那里有什么?”汉森问道。
他依旧坐在座椅上,但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地盯住那个被高亮显示的坐标。
长期的战斗生涯赋予他一种直觉,而此刻,这种直觉正在隐隐作响。
“我们的远程侧扫声纳功率受限,无法从这么远获得清晰图像。”
“公爵”接话道,“但基线扫描显示,该区域存在一个……非自然的、规模巨大的声学反射体。形状规整,嵌入在悬崖岩层中,不像已知的任何沉船或地质构造。”
非自然的巨大反射体?
藏在如此深邃的海底?
凌风与汉森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与一丝……探寻的光芒。“幽灵”指引他们来这里,难道不仅仅是为了躲避追捕?
“能靠近侦查吗?”凌风问。
“风险很高,” “公爵”直言,“一旦离开这片声学阴影区,我们暴露的概率将急剧增加。而且,那片海沟区域水文复杂,可能存在未知的洋流或涡旋。”
“但如果那里真的藏着什么,‘幽灵’认为重要的东西……”
汉森缓缓道,“或许就是打破目前僵局的关键。”
凌风沉默了片刻,手指在控制台上轻轻敲击。
是继续被动躲藏,等待“矛头”舰队可能更加缜密的搜索,还是冒险一搏,主动探寻那深渊中可能存在的转机?
“制定谨慎接近的航线,”凌风最终下令,“利用一切可用的海底地形作为掩护。启动所有被动监测设备。汉森,你和我去观测甲板。我们需要亲眼判断那是什么。”
几分钟后,凌风和汉森穿着厚重的防寒服,站在“方舟”号前部一个被强化玻璃笼罩的观测甲板上。
这里温度很低,呵气成霜。窗外是探照灯切割出的光柱,在无尽的黑暗海水中形成一道有限的光明通道。“方舟”号如同一个谨慎的深海探秘者,开始以极低的速度,向着那个神秘的坐标缓缓靠近。
航行是漫长而压抑的。深海是永恒的寂静之地,只有舰体破开水流的微弱噪音和设备运行的低沉嗡鸣。
探照灯光下,偶尔有奇形怪状、散发着苍白生物光的深海生物被惊扰,迅速消失在光束之外的黑暗中,更添几分诡异。
随着距离拉近,远程声纳反馈回来的图像逐渐清晰。
那确实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构造体!它似乎完全与海沟的岩壁融为一体,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沉积物和深海生物,但其边缘锐利的几何形状——巨大的圆形弧面、笔直的棱线——无不昭示着它绝非自然造物。
它的规模远超想象,仅仅暴露在岩层外的部分,就堪比数个足球场大小。
“上帝……”就连见多识广的凌风,也忍不住发出一声低喃。
汉森的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
这建筑的风格……与他见过的任何现代或已知古代文明都截然不同。它带着一种冰冷的、非人的、近乎神圣的几何美感,仿佛来自远古,又仿佛来自星海。
“方舟”号在距离构造体约一海里处停了下来,不敢再靠近,生怕惊动什么,或者触发未知的防御机制。
“尝试进行低功率激光扫描,获取表面结构细节。”凌风命令道。
一束肉眼不可见的低能量激光从舰首射出,扫向远处的巨大构造体。
几秒钟后,扫描数据反馈回来。
当三维模型在观测甲板的辅助屏幕上构建完成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