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议会”的提议如同在暗流涌动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迅速扩散至星火同盟的每一个角落。
裂穹号的主议事厅被选定为会场,其规模被临时扩容,以容纳来自各文明、各部落、各舰队的代表。
然而,议会尚未正式开始,弥漫在空气中的并非团结的热忱,而是某种压抑的审视与戒备。
洪荒本土的代表们,多以各部族德高望重的长者或战功赫赫的将领为主,他们习惯于磐石部落主导下的秩序,对骤然涌入的、掌握着高深莫测技术的“天外来客”抱有本能的警惕。尤其星炬工地事故的消息不胫而走后,一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论调在私下里悄然传播。
“圣师之道,乃是我洪荒根本。如今这星炬,倒成了那些闪亮水晶和阴影科技的试验场了?”一位来自澜部落的老祭司在休息区内,低声对同伴抱怨,目光扫过不远处一群正在安静调试灵能记录仪的星灵技师。
潜影舰队的成员则大多沉默寡言,他们习惯了阴影与隐匿,对于这种公开的、需要表达立场的场合感到不适。
指挥官枭虽同意参会,但其麾下的许多将士,包括高级工程师影痕,都对完全公开技术细节持保留态度,认为这将削弱他们赖以生存的资本。
星灵族幸存者们保持着优雅的疏离,他们的文明曾高度发达,虽遭覆灭,但骨子里的骄傲并未泯灭,视洪荒的符文体系为“有趣的原始巫术”,将潜影舰队的隐匿技术看作“缺乏美感的实用主义”。
方舟文明的铁盾和晶语则试图居中调和,但他们自身也面临着如何将高度理性的灵能网络与充满感性波动的信念之力融合的难题。
青禾行走在逐渐坐满的议事厅中,万灵同心符让她能清晰地“听”到这些纷杂的、未曾宣之于口的心声。信任的基石上布满了细微的裂纹,只需一点外力,便可能彻底崩裂。
议会由代首领赤石宣布开始。他站在环形会场中央,声音沉稳有力,重申了“凋零之影”的威胁和建造星炬的紧迫性,呼吁各方摒弃成见,通力合作。
然而,当议题进入具体的技术共享与资源调配时,和谐的表象瞬间被打破。
首先发难的是工械司的一位副手,他并非针对某一方,而是表达了一种普遍的焦虑:“首领!星炬设计日益复杂,大量采用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的外来技术。长此以往,一旦建成,掌控权究竟在谁手中?若盟友……他日有变,我洪荒岂非将命脉拱手让人?”
这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水中,引起了众多洪荒代表的共鸣。担忧的目光投向了星灵族和潜影舰队的席位。
影痕站了起来,他的声音透过面罩,带着金属的冰冷:“掌控权?技术是工具,关键在于使用工具的人是否可靠。我舰队提供了虚空锚定技术,但要求对关键节点进行联合加密,这并非不信任,而是最基本的风险控制。反观贵方,在能量耦合此等核心领域,是否又做到了完全透明?上次事故,正源于此。”
他的话语直指核心,将工地的技术争执摆上了台面。
一位星灵族的长者,名为“辉光”,优雅地开口,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星灵族的知识,是无数先贤智慧的结晶。我们愿意分享,是出于对抗共同威胁的道义。但知识的传递需要基础,恕我直言,贵方的符文体系在某些方面……尚未达到有效承接我们灵能矩阵的‘门槛’。盲目融合,只会重蹈覆辙。”
他话语中的“门槛”一词,刺痛了许多洪荒代表的自尊。场内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道义?门槛?”一位夜叉族的将领猛地站起,声如洪钟,“没有圣师,没有我洪荒儿郎用血肉挡住腐化舰队,你们早已化为星尘!如今倒谈起门槛来了?!”
“若非我们带来预警,你们或许还在洪荒享受着最后的安宁!”一位潜影舰队的军官忍不住反唇相讥。
争执从技术层面迅速滑向了对贡献与付出的比较,甚至带上了些许情绪化的攻击。会场变得嘈杂,不同文明的代表争得面红耳赤,之前的克制与礼仪荡然无存。
赤石试图维持秩序,但各方积压的情绪一旦找到出口,便难以轻易平息。沧祭司的智慧箴言也被淹没在声浪之中。铁盾和晶语几次想发言调和,都未能成功。
青禾看着这近乎失控的场面,心不断下沉。她意识到,简单的说教或命令已无法解决问题。裂痕,比想象中更深。
--
就在争吵愈演愈烈,几乎要演变成一场闹剧时,青禾缓缓走到了会场中央。
她没有大声疾呼,也没有试图压制谁。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闭上了双眼。
额间的万灵同心符,开始散发出前所未有的温润光芒。这一次,光芒并非向外扩张,而是向内收敛,仿佛在她周身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力场。
紧接着,一股浩瀚、厚重、包容一切的意志,如同沉睡的巨人缓缓苏醒,以她为中心,悄然笼罩了整个议事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