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深处,黑山军主寨的聚义厅内,往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喧嚣被一种肃穆凝重的气氛所取代。张燕及其麾下主要头领刘石、青牛角、黄龙等人皆肃立堂中,目光聚焦在一位风尘仆仆、手持明黄绢帛的天使身上。
天使面容肃整,展开圣旨,清朗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在场每一位黑山首领的心头:
“制曰:咨尔黑山统帅张燕,深明大义,率众归顺,此乃社稷之福,朕心甚慰。特加封张燕为平北将军,授易阳乡侯,食邑五百户,赐金百斤,锦缎五百匹!望卿砥砺前行,再建新功!”
张燕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洪声道:“臣张燕,领旨谢恩!陛下隆恩,燕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天使微微颔首,继续宣读后续的具体诏令,内容却让刚刚因封赏而稍显松弛的气氛再次紧绷起来:
“黑山部众,既已归附王化,当遵朝廷法度,行安置整编之事。着令平北将军张燕,即刻着手:
其一,汰弱留强,剔除老弱病残。所有非战斗人员及眷属,由张燕统筹,分批次迁出太行,分别前往并州上党、太原、雁门及幽州代郡、广阳、渔阳等郡县安置。并州牧刘备、幽州牧刘虞当妥善接纳,授田分宅,编户齐民,使其得享太平,安居乐业。
其二,择其精锐,重编行伍。改编后之黑山军,由平北将军张燕统率,主力移防至幽州代郡、涿郡,以及并州雁门郡、太原郡、上党郡,协防北疆,震慑袁绍,不得有误!
其三,整编既定,张燕即率精兵一万,兵出太行,对冀州常山国、中山国等地发动袭扰,牵制袁绍兵力,策应朝廷东线战局。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厅内陷入一片死寂。刘石、青牛角、黄龙等人面面相觑,脸上最初的喜悦已被惊疑、不满甚至愤懑所取代。
天使宣旨完毕,并未久留,勉励几句后便在张燕的恭送下离开。聚义厅的大门再次关上,只剩下黑山军的核心头领们。
“大哥!朝廷这是何意?”性情最是火爆的黄龙第一个按捺不住,猛地一拍身旁的案几,震得杯盏乱跳,“刚归顺就要把我们拆得七零八落?十万弟兄啊!剔除老弱,还能剩下多少?七万?八万?这还要分兵五郡驻扎,最后只让大哥你带一万人去袭扰常山、中山?那袁本初在常山布置了多少兵马?这不是让我们去送死吗?!”
头领刘石捻着胡须,脸色阴沉,慢条斯理地补充,话语却更显尖锐:“黄龙兄弟话糙理不糙。大哥,朝廷这分明是‘分兵削权’之计!将咱们的根基——这些太行山的父老子弟迁走,部队打散分驻各地,还要咱们去啃袁绍这块硬骨头……只怕此战过后,咱们黑山军的名号,就要从此除名了!”
青牛角也瓮声瓮气地附和:“大哥,弟兄们跟着你,在这太行山里逍遥自在,虽说清苦些,但好歹性命攥在自己手里。如今归顺朝廷,上来就是这般摆布,还要咱们去打头阵……这、这让人如何心服?”
“是啊!”
“朝廷信不过我们!”
“这分明是拿我们当炮灰!”
其他几个小头领也纷纷出声,厅内一时怨声载道。
张燕面沉如水,听着众人的抱怨,直到声音稍歇,他才猛地一拍身前主位的虎皮大椅扶手,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霍然站起。他目光如电,锐利地扫过在场每一个人,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怒意:
“都给我住口!”
一声厉喝,震得众人心头一凛,嘈杂声瞬间平息。
“朝廷法度?难道我们还像以前一样,在这太行山里当一辈子打家劫舍、朝不保夕的流寇土匪吗?!”张燕声音高昂,带着痛心疾首的质问,“朝廷是要分兵,是要安置我们的家小!可你们想过没有,让我们的父母妻儿,从此能堂堂正正地生活在并州、幽州的土地上,有田可种,有屋可住,不再担惊受怕,不再饥寒交迫!这不好吗?!难道你们就愿意看着自己的子子孙孙,都背着‘山贼’的名头,永远见不得光?!”
他顿了顿,目光更加锐利,直指众人心中那点隐秘的盘算:“说到部队!汰弱留强,乃是军中常理!难道你们还想留着那些拉不开弓、跑不动路的老弱病残在营里充数,吃空饷,拖累全军吗?如今我们刚刚归顺,寸功未立,朝廷凭什么信任我们?更何况只是袭扰,又不是决胜战”
张燕猛地向前踏出一步,气势逼人:“我张燕把话放在这里,既然决定归顺朝廷,那就要遵守朝廷的法度,听从陛下的调遣!这是唯一的出路!若有人觉得我张燕做得不对,不愿意跟着我张燕走下去,现在就可以站出来,我绝不为难,任由他离开!”
他环视全场,眼神冰冷:“只是,要想清楚,离开了黑山军,离开了朝廷的庇护,在这乱世,能活几天?各地的官府豪强,会容得下你们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