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子放下手机,屏幕还亮着。刚才那条消息来自一个从没存过的名字,内容只有十个字:“老赵动手了,目标是你。”
他没愣住,也没站起来走两步思考。直接点开金手指系统,把刚收到的三段录音上传。一段是银行转账记录的语音转写,一笔五十万的资金流向境外服务器租赁商;第二段是匿名聊天截图,有人在暗网论坛发帖招募“能黑进亚洲金融节点”的技术手;第三段是私家侦探拍的一段视频,镜头晃得厉害,但能看清老赵站在一栋废弃仓库门口,正和两个戴帽子的男人说话。
金手指开始分析。三分钟不到,界面上跳出红色预警框:攻击倒计时47小时32分,主攻方向为数据中心与品牌声誉链。
老夫子拨了个电话。响了两声就接通了。
“你那边是不是也收到风了?”对面的声音低沉,带着点沙哑。
“你猜对了一半。”老夫子说,“他不是想搞垮我,是想让我彻底翻不了身。”
安全专家在电话那头哼了一声:“上次他雇人改数据,这次估计要炸服务器。老套路。”
“这次不一样。”老夫子调出推演图谱,“他买了双重跳板线路,伪装成客户攻击源,一旦爆雷,第一责任人是我。”
“操。”安全专家停顿两秒,“这招够损。”
“所以他选的时间很准。”老夫子盯着屏幕上的时间轴,“后天上午十点,我们新项目上线发布会。全网直播,媒体都在等着看热闹。”
“那就别让他等到那天。”安全专家声音冷下来,“提前布防,设陷阱。”
“我已经让系统生成了诱饵架构。”老夫子敲了几下键盘,“假的核心账本,假的权限入口,连日志都是编好的。只要他们碰,就会触发反向追踪。”
“行。”安全专家说,“我这边带人进系统做压力测试,顺便埋几个‘地雷’。谁踩谁倒霉。”
电话挂了。办公室安静下来。
老夫子转了下椅子,看向窗外。楼下街道上车来车往,没人知道一场看不见的战争已经在头顶拉开序幕。
他打开另一个窗口,输入指令:启动舆情预判模块。
系统立刻输出一份报告。标题写着:《若“老夫子公司数据造假”成为热搜话题,预计传播路径及应对方案》。
第一条建议是:提前放出一段内部审计视频,展示真实数据流。
第二条是:联系三家主流财经媒体,提供背景通稿。
第三条写着:准备五个备用账号,在关键时刻发布反驳内容。
老夫子点了确认。系统自动执行,所有素材打包加密,进入待发布状态。
手机又震了一下。还是那个没名字的号码。
“老赵换了联络方式,旧线断了。”
老夫子回了一句:“我知道他会用什么新渠道。”
金手指的行为惯性模型已经跑完。根据老赵过去七年换号的规律,每次紧急情况都倾向使用校园时期的电子邮箱,服务商是国内一家小众平台,注册不用实名。
他把预测结果发给私家侦探,附言:只监听,不接触。
对方回了个“好”字。
老夫子靠回椅背,揉了揉太阳穴。这时候要是大番薯在,肯定又要嚷嚷“我怕不怕”,然后傻笑两声。秦先生则会皱眉说“太冒险”。但他们都不在这儿,现在能信的只有他自己和这套系统。
他又检查了一遍防御进度。
技术层:诱饵系统已部署,防火墙升级完成,反追踪程序待激活。
舆情层:回应包准备就绪,媒体通道打通,危机发言人已通知待命。
时间显示下午五点十七分。
他起身倒了杯水,喝了一口,发现有点凉。放回桌上时,杯子底磕出一声轻响。
突然想到什么,他又打开金手指的历史记录。
翻到三个月前的一笔异常登录——当时系统提示“未知设备尝试访问备份库”,但他以为是误报,没深查。
现在回头看,IP地址的归属地正是老赵常去的那个网吧。
“原来那时候就开始试水了。”他低声说。
难怪最近几次会议纪要都被提前泄露。不是内部有问题,是他早就搭好了旁路监听。
老夫子重新编辑防御策略,在原有基础上加了一条:封锁所有历史曾关联过的边缘端口,包括测试机、旧版APP接口、员工个人绑定设备等。
系统提示需要高级权限确认。
他输入指纹,通过。
屏幕上弹出绿色标记:全链路防护闭环建立,等待攻击信号。
这时电话又响了。
是安全专家。
“我们刚模拟了一次攻击,从三个方向切入,结果全被引到了假账本里。对方要是真动手,半小时内就能定位到操作终端。”
“人呢?能抓吗?”
“不能。”安全专家说,“他们用的是虚拟操作系统,物理位置无法锁定。但我们可以反向注入监控程序,等他们下次登录时,自动回传设备信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