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陈氏忙去拿纸笔,让大丫代写。
大丫这一年学了不少字,简单书写家书也会。
便拿笔等邬陈氏念内容。
邬陈氏道,“你就跟你外祖母说,咱在江城定居了,问她们情况如何,要不要过来一起?”
之前刚搬来,她们忙安家,忙生活,所以没顾得上娘家。
如今安定下来能正常生活了,自然要写信回去关照一下。
大丫斯斯文文,慢条斯理的写着。
写好递给邬陈氏看。
邬陈氏也只认得几个字,见大丫头字体写的工工整整,特别满意。
吹了吹笔墨,拿给邬清嫣,“这要怎么寄回去?”
邬清嫣道,“码头那边有专门寄书信的,给点钱就行。”
邬陈氏心中高兴,又惆怅。
“也不知道你外祖母她们有没有搬家?”
要是搬家了,估计收不到。
邬清嫣安慰道,“有缘自然会相见的。”
邬陈氏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次日,邬大勇再次去山林查看,发现确实没人来搞破坏。
想来赵东家确实被唬住了。
这下他又能安心种桃树了。
邬清嫣傍晚的时候也抽空来看了一下,确认今年桃树会结果,心中也是满意的。
她这批桃子准备卖给皇商,品质一定要保证好。
包括包装运输变质这些都得提前处理好。
等忙完回到家,刚想进门躺一会儿,就看到屋里坐了几个媒婆。
那几个媒婆一瞅她这气质出众的模样,眼睛都亮了亮。
“邬嫂子,这是你小儿子吧?长的可真俊啊。”
这十里八乡很少看到这么俊美的少年郎了。
媒婆都兴奋起来,“你家儿子说亲没有?”
邬陈氏见她们夸自己’儿子‘也很骄傲。
“还没呢,他还小呢。”
媒婆顿时看了眼邬清嫣裤裆。
眼神笑的猥琐。
“哎哟,小孩子慢慢长就会大的。”
邬清嫣.....
这群大娘还真是上了年纪什么黄话都敢说。
媒婆却走近打量邬清嫣,越看越爱。
“你这儿子几岁了?”
邬陈氏,“才十三,还不到说亲的年纪。”
媒婆一听,有点诧异,“才十三啊?”
看这出众的气质还以为十六七了呢。
邬陈氏摆摆手,“他就是个子高。”
媒婆倒也没怀疑,继续说起大丫的事。
“你家大丫性子温婉,配张员外家的大儿子正正好。”
邬清嫣一听给大姐说亲的,干脆坐下来听。
那张员外是隔壁村的富户,在码头卖粮食的。
很多商船靠岸都会在码头补给粮食,所以张员外家确实赚的不错。
不过他那大儿子。
好像是个二婚吧?
媒婆却一直不提这点,还在那夸,“张员外家的大公子,虽然比你家大丫大了十岁,但年纪大才疼人呢。”
“而且他家大儿子现在已经在接手粮食铺的事了,你家大丫嫁过去,那就是妥妥的少奶奶了。”
邬陈氏一听对方条件这么好,倒也有点心动。
毕竟能让闺女嫁到有钱人家享福,自然是好的。
不过年纪大了十岁,她得问问大丫愿不愿意。
另外两个媒婆见她全挑好的说,忍不住阴阳两句,“条件那么好,怎么来村里找啊?”
“就是,那么好的条件,去镇上不是随便挑?”用的着来乡下找?
可别有什么内幕吧?
邬陈氏一听,也警惕了起来。
这几年邬清嫣教过她,防人之心不可无,她刚才差点被绕进去了。
赶紧问王媒婆,“你说张大公子那么优秀,怎么不在城里找那些有钱人家的千金?”
怎么感觉有猫腻?
王媒婆没想到另外两个媒婆敢坏她的事,气道,“我家张公子看重的是邬家丫头美好的品质,又不是奔钱来的。”
那两个媒婆才不信呢,“你家张公子难不成还认识邬姑娘?”
还美好品质,可别胡诌的吧?
王媒婆白她们一眼,“去年张大公子在街上恰好遇到邬大姑娘,两人刚好对视一眼,张大公子就被吸引了,这不,想了许久还是叫我来说亲了。”
邬清嫣懂了,合着是见色起意啊。
这两年大丫不怎么出去晒太阳,人白了不少。
加上邬家人五官都很立体,浓眉大眼,大丫也属于明艳动人类型,能够吸引到有钱的张公子也正常。
不过只看美貌就来求娶,她觉得不太靠谱。
另外两个媒婆不想被抢走亲事,当即也说起自家的委托人。
“邬嫂子,我们李家的二郎也不错,就是杏子林老板的小儿子。”
“那小子生的健壮,性子也活泼,虽然比你家大丫小三岁,但女大三抱金砖,我觉得你家大丫跟李家公子挺般配的。”
邬陈氏倒是不介意姐弟恋,但同样没立马点头,只看向第三个媒婆。
第三个媒婆一听她们介绍的条件都不错,有点底气不足。
却还是卖力介绍,“邬嫂子,虽然我介绍的那位公子不如她们介绍的富庶,但周先生您认得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