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里。
赵青山见邬清嫣直接走人,还有点担心。
“我们就这么走了?不讲价吗?”
邬清嫣笑的老谋深算看他,“怎么讲?”
赵青山,“就是先压的低一点,再让他们抬一抬价格,达到两方都满意的程度应该就可以拿下。”
邬清嫣看向一旁的虞三,“你怎么说?”
虞三就精明多了,“那种人胃口填不满的。”
今天满足他们抬价,明天就会要更多。
将来若是看到他们种果子赚大钱,估计会来闹,会想把地要回去。
赵青山咂舌,“契约都签了,还能反悔吗?”
虞三笑,“你以为这是在镇上啊?”
镇上的人讲究契约精神,山沟沟这些刁民可不讲究。
赵青山一直活在遵守契约的圈子,第一次听到这种会反悔的,不太理解。
“他们反悔契约,不怕被抓吗?”
虞三笑道,“他们连契约都敢反悔,说明脑子里就没有契约意识。”
他们思想里是认为地还是自己的,只是暂时借给他们种而已。
若是反悔,想要回来就去要,反正天王老子来了他们也不认。
赵青山张大嘴,“怎么这样。”
这不就是无赖嘛。
虞三点头,“通过这几次的接触,我发现他们就是这种人。”
所以刚才邬清嫣走的时候,他也没劝说,直接跟着走了。
赵青山叹气,“那么大片地,说不要就不要了,好可惜。”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继续去看其他山头吗?”
邬清嫣点头,“做生意要多做几个备选方案。就像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她来考察这边山头的时候,也去了另外两个山头查看。
对比之下,这边是最便宜的。
所以先来这边试试。
这边没成,就去另一边村民素质较高的看看。
赵青山有点怀疑,“刚才那群人都没信用,你怎么确定后面找的村民会有信用?”
邬清嫣勾起嘴角。
“看他们的文化程度。”
她一共挑了三个村子,第一个最落后,第二个稍微好一点,第三个就靠近码头那边,运输方便,但价格也偏贵。
不过这里也有个好处,就是这个村子比较发达,村里的老爷们都读过书,也去过外面,见世面比较广。
且他们家里的孩子基本都在考秀才。
为了孩子的前途,他们自然不会违背契约。
但同时也是最难拿下的。
毕竟缺钱还有文化的人,最会抬价了。
赵青山觉得既然是文化人,“那让我去试试。”
邬清嫣同意,“行,你打头阵。”
到目的地后,赵青山第一个下去找村长。
跟村长谈了这事。
村长的意思跟之前一样,价格不变,且每个月都要给他们一点分红。
赵青山听的眼睛瞪大。
这哪里是买断生意,分明是养一村子的蛀虫。
他气愤的回来,气鼓鼓道,“他们不出钱,不出力,就想白拿人家的分成,太不要脸了。”
虞三笑,“这下你明白为什么这里作为第三个方案了吧?”
赵青山很郁闷,“难不成真要给他们分红?”
可是凭啥?
地是他们请人打理的,果树也是专门请人去种的。
甚至连运输都得请人。
这个村的人一分力不出,一棵树不种,凭啥给他们分红啊!
虞三看向邬清嫣,“你是想请他们村子里的人种树吗?”
若是那个村的人自己来种树,每个月多加点钱也不是不行。
邬清嫣摇头,“不,他们不够专业。”
江城的农民分两种,一种专门种粮食,一种专门种果树。
这三个村的村民都是种粮食为主。
种果树并不专业,所以后山才会空着。
若是他们会种树,早就种了去卖了。
虞三点头,“既然不请他们,那这里也不要了吗?”
邬清嫣点头,“去第二家的村庄看看。”
马车继续往前走。
赵青山都没信心了。
“这些村民的想法都大差不差,都是想占便宜,该不会也拿不下吧?”
邬清嫣反问他,“若是拿不下,你可有其他方案?”
这话把赵青山为难住了,他一般只做点小本生意,都是零售买卖。
还从未做过这种大生意,一时想不出办法。
便看向虞三,“二妹夫,你有啥办法吗?”
虞三也跟着父亲走南闯北过,还是有点见识的。
“这三处的村民虽然难搞,但只要没人跟他们买,他们最后一毛都赚不到的时候,自然会来找我们谈了。”
赵青山诧异,“还能这样?”
“可是我们会去跟他们买地,其他人也会去买吧?”
虞三摇头,“咱们镇上包果树林的人其实不多。”
毕竟这边吃的主食也是水稻,村民多数家家户户都要种水稻,基本没时间种果树。
那些包山头种果树的都是山上的山民居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