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老太太看三个嫂子还这么生龙活虎,想来身体都不差。
便直接反怼,“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是我当年回娘家走亲戚的时候,三个嫂子对我说的话。”
“如今好意思来找我?”
那三个嫂子脸一尴尬,没想到她还挺记仇。
“那当时我们生活也不富裕,这才嘴快一句,又没什么恶意。”
毕竟在村里,嫂子不乐意小姑子带孩子回娘家打秋风,是人人都会有的想法。
这也不能怪她们。
邬老太太哦了一声,态度冷淡,“以前的事就算了,今儿我请你们吃一顿,明儿你们就去找活干。”
“别想赖上我,我不欠你们的。”
几个嫂子知道她说的没毛病,也不敢跟她吵,只能先哄着她,“是,我们都好手好脚,肯定自己找活干的。”
说罢让孩子们赶紧跟上。
一进到院子里,钱家人都看傻眼,“妹子,这院子是你们买的吗?”
这也太别致了。
院子的果树不仅修剪整齐,脚下的石字路更是铺的漂亮。
就连院子里的躺椅跟秋千都做的特别精致。
一看就是花心思布置的。
这跟他们在乡下的房子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钱三嫂最八卦了,忙凑过来打听,“小姑子,你们在这里做什么营生?怎么突然发达了?”
要知道邬家村之前比他们钱家村还穷呢。
不然他们也不会这会儿才出来。
邬老太太哼了声,“没什么,就卖卖早点。”
“你们要是有这个手艺,也可以去卖早点。”
钱家三个嫂子点点头,“早点我们还是会做的。”
就是不知道要在哪里卖。
若是租铺子,估计要不少钱。
虽说他们都存了点积蓄,但没勇气全部拿出来。
就跟邬老太太请教,“除了卖早点,你可知道这边有没有请工人的活计?”
他们只想赚钱,不想倒贴钱。
邬老太太看她们有打工的意愿,满意了几分。
“这边倒也有请人种地的。还有果树林也招人。”
“你们明天就过去看看。”
“或是码头那边也有招搬运工卸货的。”
钱家人点点头,显然把这事惦记上了。
“行,明儿我们就去看看。”
邬老太太看她们想赚钱,心下满意了几分。
“我家院子虽然漂亮,但住不下你们这么多人。”
“晚上你们都挤挤吧。”
邬家人也看出这院子虽然很别致,但房间都挺小的。
确实是住不下那么多人,只能先挤挤了。
邬老太太让厨房婆子弄点大锅饭,先下点面条加点肉末子跟蔬菜就可以。
免得一会儿做太丰盛,会让他们觉得她很有钱,到时候跟她开口借钱就不好了。
邬清嫣跟欧阳商在一旁看的好笑,小声道,“我祖母还挺清醒的。”
不会因为娘家人就要倒贴,更怕人家找她借钱,饭菜都不敢做太丰盛。
不过一碗蔬菜面已经让钱家人吃的很满足了。
吃饱喝足后,钱家人才有心思问,“妹子,大勇他们呢?咋都不在家?”
邬老太太,“都上工去了。”
“大勇媳妇一大早要去卖早点,晚上还得去发面,一天不得闲。”
“大勇则要去山上种果树,平时浇水,锄草,也是晚上才回来。”
“至于几个丫头都成亲了,节日才回来住几天。”
钱家三兄弟点头,“你们都是勤快的。”
邬老太太骄傲道,“那是。”
穷人就是要勤快才有饭吃。
现在家里就她最清闲了。
钱家嫂子问,“那你家小孙子成亲没有?”
邬老太太摇头,“还没,那孩子也在忙做生意,过两年再说。”
钱家嫂子却不同意这个观点,劝她道,“男孩子还是要早点成亲,早点生下孙子才稳妥。”
“不然你家就这一根独苗苗,要是生的晚,就少了好几个重孙子了。”
邬老太太.....
哪有那么夸张。
不过她也确实想要抱重孙子。
但不会在几个嫂子面前说,只问他们,“你们家孩子全部都成家了?”
三个嫂子摇头,“成家的那几个都没跟来。”
“跟来的这些都是没成亲的。”
因为带孩子不好走,所以那几个儿子就去儿媳妇娘家那边投靠了。
免得长途奔波对孩子不好。
剩下这些都跟邬清嫣差不多年纪,也是没成亲的。
邬老太太这才喊邬清嫣过来认认人,“这是我家宴哥儿,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往后你们见到他要客气些。”
钱家人这次齐齐看向邬清嫣。
邬清嫣大大方方跟他们点头打招呼,“舅爷爷舅奶奶好。”
“还有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好。”
钱家人没想到当年那个胆小的小不点如今出落的这么俊朗不凡。
忍不住夸了句,“这就是老六吧?”
“都长这么高了。”
邬老太太在娘家父母去世后,就没带邬清嫣回去过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