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渊”如同微小的浮游生物,滑入失落方舟那幽深巨大的入口。
内部并非预想中的漆黑或破败,反而笼罩在一片柔和的、仿佛源自金属墙壁本身的基础照明光晕中。通道宽阔得足以让数艘“潜渊”并排航行,空气(或者说,是某种维持生命的基础气体混合物)中弥漫着陈旧的金属气味和一种难以形容的、类似檀香与臭氧混合的古老气息。四处寂静无声,只有“潜渊”引擎最低功率运行的微弱嗡鸣,以及他们自己心跳和呼吸的声音,在这空旷得令人心悸的空间中被无限放大。
“内部空间结构稳定,重力环境模拟正常,大气成分可呼吸,但惰性极高。”DJ幽冥快速分析着环境数据,“能量读数依旧微弱,但源头明确,来自舰桥方向。没有检测到任何生命信号或自动化防御系统的主动扫描。”
陈一一紧握罗盘,它能清晰地感觉到那股召唤感的源头就在前方,同时,一种更深层次的、仿佛回归母体般的安宁感包裹着她。这艘方舟,对“守井人”和“万象归元鉴”的力量,表现出了天然的亲和。
他们沿着主通道向舰桥方向谨慎前行。沿途经过了许多封闭的舱室和岔路,有些门扉上还残留着模糊的、风格古朴的符文或图案,似乎记载着某种历史或标识着功能区划。所有的一切都保持着一种被时光凝固的状态,没有灰尘,没有锈蚀,只有无尽的沉寂。
终于,通道的尽头,是一扇远比入口更加宏伟、刻满了复杂星图与玄奥符文的大门。此刻,这扇大门正无声地向内敞开,门后是一片无比广阔的空间——舰桥。
“潜渊”缓缓驶入。
舰桥的规模超乎想象,穹顶高远,四周是环绕式的、由某种晶体构成的观察窗,此刻窗外并非星云景象,而是投射着这片星域古老的静态星图。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如同祭坛般的控制台,控制台周围,散布着数十个悬浮在半空、似乎由能量构成的操控席位,如今都已黯淡无光。
而召唤感的最终源头,就在那中央控制台上。
陈一一将“潜渊”停靠在舰桥边缘,与DJ幽冥一同走出。脚踏在冰冷而坚实的金属地面上,脚步声在空旷中回荡。
她走向中央控制台。控制台表面光滑如镜,中心位置,有一个与她手中罗盘形状、大小几乎完全一致的凹槽。凹槽周围,镶嵌着几块颜色各异、散发着微弱能量波动的晶石,构成了一个简易却玄奥的阵法。
无需言语,陈一一已经明白该怎么做。
她深吸一口气,将手中那块融合了镜灵核心的罗盘,郑重地、严丝合缝地放入那个凹槽之中。
“铿——!”
一声清越悠扬的鸣响,仿佛沉睡了万古的钟声被敲响!
整个控制台瞬间被激活!镶嵌的晶石逐一亮起,散发出柔和而强大的能量流,如同血液般注入罗盘!罗盘中心的镜灵核心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与整个控制台,乃至整艘方舟产生了深层次的共鸣!
“嗡——”
舰桥四周晶体观察窗上投射的静态星图活了!星辰开始流转,星云开始涌动,演化出宇宙的生灭与变迁。同时,一道由纯净光芒构成的、略显虚幻的身影,在控制台前缓缓凝聚。
那是一个穿着古朴长袍、面容模糊不清的老者虚影。他身上散发着与界碑石、与平台石碑同源的“守井人”气息,却更加深邃、更加沧桑。
老者的虚影缓缓抬头,目光(尽管没有清晰的五官,但陈一一能感觉到那“目光”)落在了陈一一身上,带着审视,带着欣慰,更带着一种跨越时空的疲惫。
“后来者……”老者的声音直接在陈一一和DJ幽冥的意识中响起,空灵而古老,“汝既持‘指引罗盘’与‘鉴灵核心’至此,可见薪火未绝,传承未断。”
陈一一躬身行礼:“晚辈陈一一,当代守井人,见过前辈。”
“善。”老者虚影微微颔首,“吾乃此‘巡天舟’最后一任执守,号‘寂云’。此舟,乃上古末期,为监察‘归墟之隙’,阻遏‘阴影’渗透,集众力所铸最后堡垒之一。”
他的话语,揭开了这艘方舟的神秘面纱。
“然,浩劫骤临,万象崩碎,平衡倾覆。‘门’之波动失控,阴影大军如潮涌至。吾等奉命,携部分传承与希望火种,撤离陷落星域,以期保留反击之力……然,归途被截,强敌环伺,吾舟亦受重创,最终力竭,匿于此寂灭星云,陷入永眠,以待有缘。”
老者的叙述平静,却蕴含着无尽的悲壮与遗憾。这是一艘逃亡的方舟,承载着文明最后的火种,却最终未能抵达希望的彼岸。
“前辈,那‘门’后究竟为何?‘阴影’之主,其目的何在?”陈一一问出了最核心的问题。
老者虚影沉默片刻,缓缓道:“‘门’后……乃‘源海’之隙,万法归墟之地,亦是一切起始与终结之交点。蕴藏着创造与毁灭的终极之力。‘阴影’之主,乃窃取归墟之力而诞生的畸变意志,其目的,并非掌控,而是……吞噬。它欲吞噬‘源海’之力,化身终极之‘墟’,让万界重归混沌死寂,唯它独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