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络”中继节点的建立,如同在沉寂的宇宙深海中投下了一颗引信。信息以超越常规物理规律的方式,携带着翠坪星的坐标、阴影的威胁与守井人的呼唤,无声地穿透层层星域,向着那些可能尚存的“星火”据点蔓延而去。
等待是煎熬的,却也充满了希望。陈一一在等待中,一边协助翠坪星的重建,一边潜心消化着与清道夫之长一战后的收获。那短暂触摸到的“万象之光”境界,让她对自身力量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她不再仅仅将罗盘视为导航和战斗的工具,而是开始尝试理解其背后蕴含的“定义规则、梳理万象”的至理。这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碎片,也需要对宇宙本源更深的感悟。
DJ幽冥则利用“星火”储备的部分上古材料和知识,结合蓝色碎片中的信息,对“潜渊”进行了堪称脱胎换骨的改造。法舟的外壳融入了更多具有自我修复和能量抗性的生物合金与特殊晶体,能量核心的效率提升,尤其是信息屏蔽和反追踪系统,在蓝色碎片技术的加持下,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虽然体积未变,但如今的“潜渊”更像是一件精致的、融合了科技与上古玄奥的艺术品,其生存与隐匿能力今非昔比。
就在翠坪星地表的新绿逐渐覆盖焦土后的第七个标准日,第一个回应,终于通过“灵络”节点,抵达了陈一一的识海。
那并非清晰的语言,而是一段极其微弱、仿佛跨越了无尽遥远距离才勉强抵达的意念波动,带着一种金属般的冰冷与坚韧:
· 标识: “星火——‘铁砧’据点。”
· 信息: “信号……收到。坐标……确认。阴影活动……确认。资源……有限。坚守……待援。附:附近星域……‘观测者’活动……加剧。小心。”
· 坐标: 一个位于“初生之土”另一侧边缘、接近“以太深渊”的星域坐标。
“铁砧”!一个充满了坚韧与锻造意味的代号。虽然信息简短,且透露着自身处境的艰难,但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星火”并未完全熄灭!
紧接着,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又有数个回应陆续传来。
有的来自隐藏在气态巨星风暴眼中的移动据点“风眼”,他们擅长环境伪装和信息侦查。
有的来自一颗完全由晶体构成的星球“晶簇”,他们的科技树偏向能量与物质转化。
甚至还有一个回应,来自一个以生物科技为主的、被称为“共生之环”的流浪舰队。
这些回应无一例外,都确认了“阴影”(即“主上”势力)在各自星域加剧渗透和破坏的活动,表达了对“守井人”再现的惊讶与期盼,但也大多坦言自身力量受损严重,或被“清道夫”部队牵制,难以提供直接有效的支援。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观测者”活动的异常,这个神秘的代号再次出现,似乎预示着某种更宏观的变动。
这些信息通过“灵络”汇聚到陈一一这里,再由她和DJ幽冥整理分析。一幅更加清晰的、关于“星火”联盟现状和“主上”势力分布的区域性图景,逐渐拼凑出来。
“看来,‘星火’联盟虽然松散,但确实在多个星域顽强地存续着。”陈一一看着星图上被点亮的几个零星坐标,心中既有欣慰,也有沉重。欣慰于并非孤军奋战,沉重于盟友们的处境同样岌岌可危。
“根据回应的信息和坐标,我们可以规划出一条相对安全的航线,尝试与其中一个或多个据点建立直接联系,尤其是距离我们较近、且似乎尚有余力的‘铁砧’据点。”DJ幽冥建议道。
陈一一却摇了摇头,她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
“单个据点的力量太薄弱了,容易被‘清道夫’逐个击破。我们需要一个平台,一个能让所有尚存的‘星火’力量进行交流、协调甚至整合的平台。”
她将目光投向那颗悬浮在“生命之根”核心、缓缓搏动的“世界之种”。
“翠坪星刚刚经历战火,位置可能已经暴露,不适合作为长期据点。但这里拥有‘世界之种’,拥有我们建立的‘灵络’中继节点,拥有击退‘清道夫’的士气!我们可以提议,以翠坪星为临时枢纽,召开一次‘星火议会’!哪怕只是通过‘灵络’进行远程会议也好!”
这个提议让艾拉祭司和DJ幽冥都感到震惊,但随即,眼中都燃起了火焰。这无疑是一个极具风险的决定,可能会将翠坪星再次置于风口浪尖。但这也是一个打破僵局、真正点燃星海希望之火的契机!
“我代表翠坪星‘摇篮’,同意这个提议!”艾拉祭司率先表态,眼神坚定,“为了对抗阴影,我们愿意承担风险。”
“信息加密和会场虚拟构建交给我。”DJ幽冥也立刻开始模拟各种技术方案,“利用‘灵络’和蓝色碎片技术,我们可以构建一个高度保密、难以追踪的虚拟议会空间。”
计划迅速制定。陈一一通过“灵络”节点,向所有回应的以及可能尚未回应但记录在案的“星火”据点,发送了关于召开“星火议会”的正式倡议。倡议中明确了会议的虚拟坐标(与翠坪星物理坐标分离)、时间、以及旨在共享情报、协调行动、共同应对“主上”威胁的核心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