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方舟”的记录者——“档案管理员”,被安置在“生命之根”外围一间独立的、由活化植物构成的居所内,活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他对此似乎并不在意,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屋内,摆弄着他那些奇特的记录仪器,或者通过被许可的有限接口,查阅着翠坪星愿意公开的部分生态数据和历史记载(主要是关于战后重建和非核心的古代传说)。
他提供的那段关于“观测者”在目标星域活动的影像,以及更详细的环境数据,经过DJ幽冥的反复验证和分析,初步判断为真实。这无疑为陈一一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情报,但也让前路显得更加迷雾重重。
没有更多时间可以浪费。在确认“潜渊”状态达到最佳,并补充了充足的能量和物资后,陈一一与艾拉祭司及翠坪星众人告别,再次踏上了征程。
“保重,守井人。愿生命之光指引你的航路。”艾拉祭司郑重道。
“翠坪星将是星火议会最坚定的后方之一。”陈一一承诺道,随即与DJ幽冥登上了焕然一新的“潜渊”。
引擎启动,幽蓝色的尾焰在修复一新的喷射口稳定燃烧。“潜渊”轻盈地升空,穿过翠坪星正在缓慢愈合的大气层,再次投入浩瀚星海。
这一次,他们的目标明确——位于“初生之土”另一侧边缘,靠近“以太深渊”的古代战场遗迹,那块感应中偏向“守护”与“稳固”的“万象”碎片所在。
航程初期相对顺利。借助“档案管理员”提供的环境数据,他们成功规避了几处危险的时空褶皱和能量暗流。“潜渊”升级后的隐匿系统效果卓越,数次与“清道夫”的巡逻舰队擦肩而过,都未被发现。
陈一一利用航行的时间,进一步熟悉新获得的力量,尤其是对“万象之光”那惊鸿一瞥的感悟。她尝试着将一丝秩序之力融入灵力运转,发现不仅能加速修炼,更能使灵力变得更加凝练、富有“韧性”,仿佛自带了一层无形的屏障。同时,她也开始初步研究蓝色碎片中关于“灵络”更深入的运用,思考如何将其与快速反应网络更好地结合。
数日后,“潜渊”抵达了目标星域的外围。
眼前的景象,与翠坪星的生机(哪怕是战后的新生)截然不同。这里是一片死寂的、仿佛连时间都已凝固的虚空。视野所及,遍布着各种奇形怪状的战舰残骸,有些庞大如山脉,有些则细小如尘埃,它们静静地悬浮着,覆盖了整片星域,形成了一片广袤无垠的“金属坟场”。这些残骸的风格极其古老,许多结构完全无法用现今的科技理论解释,上面布满了能量武器轰击、巨力撕裂甚至是某种规则层面侵蚀的恐怖痕迹。空间中也弥漫着一种淡淡的、令人心神不宁的能量余烬,那是极高层次力量碰撞后残留的“回响”。
“检测到强烈能量乱流和引力异常,扫描系统受到严重干扰。”DJ幽冥报告道,“根据‘档案管理员’的数据和罗盘指引,碎片信号源位于坟场核心区域,一个被标记为‘不屈壁垒’的巨大残骸内部。”
“不屈壁垒”……陈一一凝视着罗盘,镜灵核心传来的共鸣感在这里变得异常清晰和沉重,仿佛在呼唤,又仿佛在警示。她能感觉到,那块碎片散发出的“稳固”与“守护”之意,如同定海神针般,在这片混乱的死亡领域中,硬生生撑开了一片相对稳定的“秩序孤岛”。
“小心靠近。”陈一一全神贯注,将罗盘的秩序之力扩展到“潜渊”外围,如同给法舟披上了一层无形的、能够安抚混乱能量的外衣。
“潜渊”如同小心翼翼的探险者,在巨大的残骸缝隙间穿梭。四周是冰冷的金属、断裂的管线、以及偶尔飘过的、早已失去生命反应的古老宇航服。死亡与毁灭的气息无处不在。
随着不断深入,罗盘的共鸣越来越强。终于,他们抵达了“不屈壁垒”——那是一个如同被拦腰斩断的、山峦般的星际堡垒残骸。断裂处狰狞可怖,但剩余的部分依旧散发着一种巍然不动的厚重感。
碎片信号,就从那断裂的横截面深处传来。
“潜渊”缓缓降落在粗糙不平的金属表面上。陈一一走出舱门,脚踏在这不知沉寂了多少万年的战争遗骸上,一股苍凉悲壮之感油然而生。
她循着罗盘的指引,步入堡垒内部。通道宽阔而残破,墙壁上残留着激烈的战斗痕迹,甚至能看到一些固化了的、颜色暗沉的疑似血迹。这里没有翠坪星“生命之根”的生机,只有钢铁、火焰与牺牲留下的永恒印记。
在堡垒的核心区域,一个类似指挥大厅的广阔空间内,陈一一看到了目标。
那并非悬浮的能量团,也不是镶嵌的晶体,而是一块……石碑?
一块高约三米、宽约一米的暗金色石碑,静静地矗立在指挥大厅的中央。石碑表面光滑,没有任何花纹或文字,却自然流露出一种万古不移、亘古不变的厚重气息。它仿佛与脚下的堡垒、与这片战场、甚至与这片星域的规则融为了一体,成为了“存在”本身的象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