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狗的警告和灵瞳的低语,如同两股冰冷的暗流,在“曙光美食街”内部悄然涌动,让原本因防御工事加固和新兵训练而稍显振奋的气氛,重新蒙上了一层深重的阴影。被动防御、等待未知的威胁从四面八方袭来,这种坐以待毙的感觉让核心成员们倍感压抑。秦烈尤其感到一种被困在笼中的焦躁。他深知,要想在这危机四伏的废土上真正立足,绝不能仅仅龟缩一隅。
在一次核心会议上,秦烈用拳头敲打着粗糙的桌面,声音坚决:“我们不能光等着别人打上门!必须走出去,看清周围的环境,主动寻找我们需要的东西,摸清潜在的威胁到底藏在哪里!”
他的提议得到了支持。经过紧张的讨论和权衡,一次小规模的、试探性的远征探索计划被提上日程。目标很明确:向东北方向,沿着一条战前废弃的公路遗迹,探索大约一天路程范围内的区域。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寻找可能存在的、尚未被完全搜刮干净的旧世界废墟,重点是医疗用品、特定型号的电池或工具;二是侦察该方向是否有其他幸存者势力或异常活动的迹象;三是实地验证老狗提供的简图中标注的几处可疑区域。
远征队的人选经过精心挑选。队长由秦烈亲自担任,他的战斗经验、冷静判断和威望是队伍安全的核心保障。陈末被点名加入,他的“系统”赋予的敏锐感知和对食物、水源的净化能力在野外探索中至关重要,同时他也需要借此机会更直观地了解外部世界的残酷。队员包括两名卡洛斯训练出的、表现最沉稳悍勇的新兵——阿坚和石头,他们负责护卫和负重;以及马可手下一位对机械和电子设备颇有研究的年轻技工小刀,负责鉴别可能找到的技术物品。
出发前的准备紧张而细致。每个人配备了标准的武器和三天份的干粮与水。秦烈携带了脉冲步枪和砍刀,陈末除了骨刀和锅盖盾牌,还带上了一小包他特制的、有微弱提神和解毒效果的草药粉。马可为小队配备了一个改装过的、能探测辐射和微弱能量信号的便携式仪器,以及两架用废弃零件拼凑的、航程极短的微型侦察无人机。老雷则反复叮嘱着各种遭遇突发情况的应对预案和撤退信号。
在一个灰蒙蒙的、寒意袭人的清晨,远征小队在众人担忧和期盼的目光中,悄然从食堂侧后方一个隐蔽的出口离开了聚居地,迅速消失在废墟的阴影中。卡洛斯站在训练场边缘,抱着双臂,绿色的眼眸望着他们消失的方向,发出一声含义不明的低吼。
进入未知区域,气氛瞬间变得不同。美食街周边相对熟悉的废墟被甩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荒凉、死寂的景象。扭曲的钢筋从坍塌的混凝土中刺出,如同巨兽的骸骨。风化的汽车残骸散落在破碎的公路上,车窗后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尘埃和辐射尘特有的腥甜气味,令人呼吸不畅。
秦烈打出手势,小队立刻进入战斗行进队形,彼此掩护,悄无声息地快速移动,充分利用每一个掩体。陈末敏锐的感官全力张开,他不仅能闻到远处变异生物巢穴的腥臊味,还能隐约“感觉”到某些区域辐射强度的异常波动,及时提醒队伍绕行。
一路上,他们发现了不少废弃的房屋和一个小型的加油站,但大多已被搜刮一空,只剩下一些毫无价值的垃圾和累累白骨。在一次搜索一个半塌的诊所时,小刀凭借仪器发现了一个被重物压住的药品柜,从中找到了几瓶尚未完全失效的抗生素和止痛药,这算是一个不小的收获。他们还遭遇了一小群辐射变异的、体型如犬般大小的鼠类,但在秦烈精准的点射和队员们的配合下,有惊无险地将其击退。
随着不断深入,周围的景象越发诡异。他们经过一片区域,那里的金属残骸上布满了规则的、仿佛被强酸腐蚀过的孔洞;在另一处,他们发现了几具穿着统一制式破烂服装的骸骨,旁边散落着锈蚀的武器,死因不明,但周围没有激烈战斗的痕迹。
按照老狗的简图,他们小心翼翼地接近一处被标记为“疑似观测点”的区域——那是一个耸立在山坡上的、部分垮塌的通讯塔。在距离塔基还有几百米远的一处制高点,秦烈示意队伍停下隐蔽。他取出望远镜,仔细观察。
通讯塔整体锈蚀严重,但在塔顶残存的平台上,似乎有一些非自然形成的反光物,像是某种金属支架的残留。更令人不安的是,在塔身中段一个不易察觉的角落,秦烈发现了一个模糊的、用暗红色颜料喷涂的标记——一个被简化的、抽象的眼睛图案,下方有一道波浪线。这个标记非常新,与周围斑驳的锈迹形成鲜明对比。
“有情况。”秦烈低声说,将望远镜递给陈末和小刀。
就在这时,马可提供的那个能量探测仪突然发出了轻微的、断续的蜂鸣声,指针指向通讯塔的方向,但信号极其微弱且不稳定。
“有微弱的能量波动,很古怪……不像是设备残骸的自然辐射。”小刀紧张地报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