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等人虽然心中仍有不服,但见父汗已经下令,也不敢再多言,只是看向哈尔哈的眼神依旧充满不善。
努尔哈赤挥挥手,让众人退下。
他独自坐在空旷的大厅里,看着跳跃的炭火,眉头紧锁。
北方那片他志在必得的广袤土地和人口,似乎突然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影。
无论那“黑水”是什么来头,他都必须弄清楚。
如果真是绊脚石,那么,就必须在它真正壮大起来之前,将其彻底碾碎!
……
黑水城,经过近一年的扩建和加固,已然成为这片苦寒之地上一座令人瞩目的坚城。 城墙由水泥混合本地石材垒砌,高大厚实,远远望去,灰白色的墙体在雪原上显得格外醒目。
城内规划井然,街道横平竖直,虽然大部分建筑仍是原木结构,但核心区域和新建的营房、仓库都已用上了水泥,显得格外坚固。
总督府议事厅内,炭火烧得旺旺的,与外面的冰天雪地仿佛两个世界。
主位上坐着的,是黑水总督徐演化,下手左边坐着民政大管事刘仁。
右边则坐着黑水驻军的最高指挥官,团长高杰,高杰身旁,还坐着一位看起来更年轻的军官,参谋官林仲由。
此刻,众人正与几位早已归附、比较信得过的野人女真族长。
包括最早与黑水城接触的赫哲部族长乌尔盖,以及新近举族迁来的噶珊部落族长莫勒根、乌苏里部落残部的临时头人阿克敦,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木桌旁。
桌上摊开着简陋但已初具轮廓的周边地图。
徐演化首先开口:“刘管事,高团长,林参谋,还有各位族长。此番噶珊、乌苏里两部能够脱难来归,是我黑水城之幸,也印证了我们‘合则两利,共御外侮’的方略是对的。”
他目光温和地转向莫勒根和阿克敦:“莫勒根族长,阿克敦头人,一路辛苦,受惊了。既然到了黑水城,就把这里当成自己家。刘管事。”
刘仁立刻应声:“总督,下官在。”
“城西那片新建的排屋,立刻安排人手清扫整理,让噶珊部和乌苏里部的族人尽快入住。所需的一应生活物资,按之前定好的标准,尽快分发到位,务必确保所有族人能温暖过冬,不受饥寒。”徐演化吩咐得细致入微。
刘仁躬身:“下官明白,这就去安排,绝不让新来的族人受半点委屈。”
莫勒根族长脸上惊魂未定之色还未完全褪去,闻言更是感激,他站起身,按照女真的礼节抚胸躬身,声音有些哽咽:“徐总督,刘管事,高团长,还有诸位……大恩……我噶珊部上下,永世不忘!”
阿克敦也默默起身,深深行了一礼,他所在的乌苏里部几乎被灭族,此刻更是无言。
徐演化微微颔首,示意他们坐下,然后目光转向高杰,语气转为凝重:“高团长,王犇连长此番率部奋战,击退强敌,保全友邻,功不可没,当予重赏。然,建州女真此番受挫,必不肯甘休。眼下虽是严冬,大军难行,但小股侦骑探马,不可不防。对于后续防御,你和林参谋有何见解?”
高杰挺直腰板,声若洪钟:“总督明鉴!建州鞑子吃了这么大亏,绝不会善罢甘休。末将与林参谋已商议过,绝不能困守孤城,坐等敌人上门。”
他走到地图前,用手指点着几个关键位置。
“我们计划,立即派出精锐侦察分队,以排为单位,在黑水城周边二十里范围内的制高点、交通咽喉、以及易于渗透的林地边缘,设立隐蔽的暗哨和观察点。”
他具体指出了几处山口、河流拐弯处。
林仲由在一旁补充道,声音清晰而条理分明:“总督,徐管事。每个暗哨配备双筒千里镜、不同颜色的信号旗和烟火,两人一组,轮换值守,携带五日份的干粮与燃料。同时,组织连属巡逻队,在暗哨覆盖的间隙区域进行无规律巡逻,形成交叉警戒网。如此,即便建州哨探能绕过外围,我们也能在其接近城池核心区域前发现,并掌握其动向,甚至……有机会抓几个活口,了解敌情。”
高杰接过话,拳头砸在地图上一点:“对!就是要让那些建州鞑子知道,这黑水城周边,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敢伸爪子,就给他剁了!”
徐演化仔细听着,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沉吟片刻,看向刘仁:“刘管事,高团长和林参谋的方案,你以为如何?后勤保障可能跟上?”
刘仁立刻回答:“总督放心,暗哨所需物资,仓库储备充足,下官会亲自督办,确保第一时间送到位。绝不会让前线的将士们挨饿受冻。”
“好!”徐演化最终拍板,“就按高团长和林参谋的方案执行!高团长,暗哨巡逻,事关全城安危,务必谨慎,既要发现敌情,也要保证我们弟兄的安全。”
“末将遵命!”高杰和林仲由齐声应道。
会议结束后,刘仁立刻带着属官,引着莫勒根、阿克敦等人前往城西安置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