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飞遁,穿过层层云霭。下方是连绵不绝的灵山秀水,飞瀑流泉,仙鹤翔集,一座座宫殿楼阁依山而建,掩映在古木奇花之间,灵气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的雾气。更有无数道强大的气息隐现于各处,昭示着这流云仙宗深厚的底蕴。
清虚子长老带着江尘,直接越过外门弟子活动的区域,降落在了一座更为巍峨、气象万千的青峰之上。峰顶平坦开阔,一座古朴大殿矗立,牌匾上书“引道殿”三个篆文,笔力苍劲,道韵自成。
“此地乃内门引道殿,寻常外门弟子需经数年考核、积累功勋方可踏入。”清虚子看向江尘,目光复杂,语气却平和了许多,“你之表现,已远超外门范畴。按宗门规矩,三关考核表现卓绝者,可破格直接晋升内门。”
他取出一枚巴掌大小、非金非玉、刻有流云纹路的令牌递给江尘:“此乃你的内门弟子身份令牌,凭此可自由出入内门大部分区域,领取月例,接取任务。宗门戒律与注意事项,皆在其中,自行查看。”
江尘接过令牌,入手温润,神识稍一触碰,便感知到海量信息流入脑海,包括流云仙宗的门规、地图、贡献点制度等等。他微微颔首:“多谢长老。”
清虚子看着他平静无波的反应,心中暗叹此子心性果然非凡。他沉吟片刻,道:“你可知,老夫为何亲自带你来此?”
“可是因为那‘万法碑林’?”江尘直接问道。
清虚子眼中精光一闪,点了点头:“不错。万法碑林,乃我流云仙宗立宗之基,亦是周边数域修士心目中的悟道圣地。其内石碑林立,记载着自上古以来,无数先贤大能对天地法则、功法神通的感悟与烙印。有缘者,可从中悟得无上法门,甚至补全自身之道。”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告诫:“然,碑林玄奥,亦蕴含风险。碑文道韵有强有弱,有正有奇,甚至有些蕴含前人执念或未解之谜。强行参悟与自身不合、或境界不足者,轻则神魂受创,重则道基损毁。历来不乏天资卓越者,因贪多冒进而毁于其中。”
“你悟性通玄,心志更是老夫生平仅见。”清虚子目光灼灼地盯着江尘,“正因如此,更需谨慎。碑林就在这引道峰后山,持你身份令牌即可进入外围区域。能有何收获,全看你自身机缘与把控。切记,量力而行,道在自身,莫要被前人之路完全束缚。”
这番告诫,可谓推心置腹。清虚子确实是起了爱才之心,不愿看到江尘这等璞玉因冒进而受损。
江尘听出了对方话语中的善意,拱手一礼:“弟子明白。观测万法,只为印证己道,非为沿袭前人足迹。”
“观测……印证己道……”清虚子细细品味着这两个词,眼中惊异更甚,最终化作一声长叹,“去吧。希望你能在碑林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江尘不再多言,再次一礼后,转身朝着引道殿后方走去。
穿过大殿,后方是一条通往山腹的幽静石径。越往里走,空气中弥漫的古老、苍茫、混杂着无数种不同道韵的气息便越发浓郁。仿佛有无数先贤的低语、无数大道的轰鸣,跨越时空,汇聚于此。
前行约莫一炷香时间,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无法用言语形容其壮阔与古老的景象,呈现在江尘面前。
那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巨大山谷,谷中并非草木,而是林立着无数大大小小、高矮不一、形态各异的石碑!这些石碑材质各异,有青石、有白玉、有黑铁、有不知名的兽骨,甚至有些仿佛是由纯粹的法则凝聚而成,流光溢彩。
石碑之上,刻满了密密麻麻、或古朴、或凌厉、或飘逸、或厚重的文字、图案、符文,更有些石碑表面空无一物,却散发着强烈的精神意念波动。
无数种不同的道韵在这里交织、碰撞、共鸣,形成了一片混乱而又和谐的法则之海!金戈铁马般的杀伐之气,与春风化雨般的生机道韵并存;浩瀚如星空的推演之念,与沉凝如大地的厚重之意交织;更有雷霆的狂暴、流水的至柔、火焰的炽烈、寒冰的酷烈……世间万法,似乎都能在此地找到其对应的痕迹。
仅仅是站在这碑林的外围,江尘就感觉到自身的“无极罡气”在微微悸动,体内的“武祖之眼”天赋更是自发地活跃起来,仿佛饥饿的旅人看到了无尽的美味珍馐。
这里,就是他梦寐以求的,最大的“数据库”和“研究样本库”!
他甚至能看到,在碑林深处,有一些石碑散发出的道韵光芒冲天而起,扭曲了空间,显然蕴含着极其高深莫测的法则碎片。
也有不少内门弟子,分散在不同的石碑前,或盘膝静坐,或蹙眉苦思,或手舞足蹈,沉浸在对某一块石碑的参悟之中。他们感应到江尘这个陌生面孔的到来,只是略微分神看了一眼,便不再关注。能来此地的皆是内门精英,各有各的机缘,无人会轻易打扰他人悟道。
江尘深吸一口气,压下体内翻腾的感悟欲望。他没有急于走向那些道韵冲天的核心石碑,而是如同一个严谨的学者,从最外围、道韵相对平和、结构相对简单的石碑开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