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测舱载着惊魂未定的“雨燕”和“旅鸫”,如同受惊的甲虫,仓皇逃回“潜影号”那相对安全的金属躯壳内。舱门闭合的瞬间,将坟场那冰冷的死寂和标本实验室里残留的、令人作呕的意识侵略感暂时隔绝。但另一种更沉重的压力,立刻弥漫在狭小的空间里——来自“牧羊人”那不容置疑的召唤,以及她声称的、关于“净化之钥”蓝图的“重大发现”。
“雨燕”靠在舱壁上,剧烈的心跳尚未平复,脑中烙印因刚才的自主防御和反向干扰而传来阵阵灼热的余波,仿佛过度运转的引擎。他对“牧羊人”的发现抱有本能的、极深的怀疑,但那“原始设计蓝图”和“意识连接安全协议”的字眼,又像黑暗中唯一闪烁的火星,诱惑着飞蛾扑火。他太想知道这烙印到底是什么,太想摆脱那吸收死亡情绪的诡异负担,太想找回一丝掌控自己命运的可能。
“旅鸫”的脸色同样难看,他检查着武器能量,低声道:“小心陷阱。她不会那么好心想帮你。”
“我知道。” “雨燕”声音沙哑,“但如果真有安全协议……哪怕只有一丝希望……” 他没有说下去,但那未言明的渴望,与对未知的恐惧激烈交战着。
当他们回到舰桥时,“牧羊人”已经在那里等候。她脸上带着一种刻意压制的兴奋,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她面前的主控台上,投射出一幅极其复杂、由无数发光线条和奇异符号构成的、不断自我微调的三维结构图——那显然就是她提到的“彼岸”数据终端中提取的蓝图。
“欢迎回来。” “牧羊人”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错辨的急切,“看来你们也遇到了点‘惊喜’。不过,相比我的发现,那都不算什么。过来看。”
“雨燕”深吸一口气,走上前。他的目光一接触到那幅蓝图,脑中的烙印就猛地传来一阵强烈的、几乎让他晕眩的共鸣!这共鸣并非之前的温暖或警示,而是一种……归属感?或者说……识别感?仿佛游子见到了故乡的地图。
蓝图的结构精妙绝伦,远超人类现有的任何科技树。它描绘的并非物理电路,而是一种多维的、涉及意识能量流转、量子信息纠缠和某种未知维度接口的复杂系统。其核心,是一个与“雨燕”脑中烙印形态高度相似的、被称为“意识共鸣器(初代)”的模块。
“看这里,” “牧羊人”放大蓝图的核心区域,指向“共鸣器”与一个标注为“宿主意识海”的接口区域,“原始设计里,有一个强大的‘防火墙’和‘情绪过滤器’模块。它的作用是确保‘共鸣器’在吸收外界信息(包括可能的临终情绪能量)时,不会污染宿主本身的意识核心,所有外来数据都经过严格净化、隔离存储,仅作为可调阅的‘数据库’,而非可融合的‘养料’。”
她又指向另一处复杂的回路:“还有这个‘双向安全协议’。它规定‘共鸣器’与宿主是平等的‘共生关系’,而非主导关系。宿主拥有最高权限,可以随时选择切断连接、清除数据,甚至……在必要时,安全卸载整个‘共鸣器’。”
“雨燕”的心脏狂跳起来!如果“牧羊人”说的是真的,那么他脑中的烙印,显然是一个被严重阉割、甚至可能被恶意篡改的版本!它缺失了关键的防火墙和过滤器,导致死亡情绪直接污染了他的意识感知;它更缺乏安全卸载协议,使得他与烙印的绑定近乎永久和强制!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他声音颤抖地问。
“牧羊人”调出另一份碎片化的日志记录,语气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根据终端里的只言片语,‘共鸣器’项目在‘彼岸’文明内部也存在争议。保守派主张严格遵循安全设计,将其作为纯粹的‘知识传承工具’和‘文明观察站’。而另一派……被称为‘升华派’的激进分子,则认为过于严格的保护限制了‘共鸣器’的潜力。他们主张移除‘枷锁’,允许宿主与吸收的信息深层融合,认为这样才能诞生更强大的、超越个体局限的‘新意识聚合体’,以应对宇宙中更大的威胁(比如‘收割者’)。”
她意味深长地看着“雨燕”:“显然,后来接触到‘种子’和‘启蒙序列’的‘彼岸’成员,或者GURC内部的某些势力(比如‘归零派’的前身),倾向于‘升华派’的观点。你脑中的‘钥’,很可能是一个……实验性的、激进的、未完成甚至是不稳定的‘升华版’。”
这个结论,如同冰水浇头,让“雨燕”通体发寒。他不是一个幸运的继承者,而是一个……危险的实验品?
“那么……有办法修复吗?或者……按照原始蓝图,安全地卸载它?” “雨燕”怀着一丝渺茫的希望追问。
“牧羊人”操作着终端,眉头微蹙:“修复……需要原始的设计工具和极高的技术,我们不具备条件。至于安全卸载……”她放大了蓝图末尾一组极其复杂、需要特殊能量密钥激活的指令序列,“理论上可行。但需要两个关键条件:第一,宿主意识必须处于绝对清醒和自愿主导状态;第二,需要一种特殊的、被称为‘纯净灵思’的基准能量频率作为‘解锁密钥’,来平稳剥离‘共鸣器’与意识海的连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