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是意识被强行撕开后又勉强缝合的剧痛,是目睹同伴(哪怕是临时的)被记忆中的陷阱吞噬一部分灵魂后的冰冷余悸。安全返回现实,并未带来丝毫慰藉,反而像是从一场噩梦中惊醒,却发现噩梦的爪牙仍停留在房间的阴影里。
“牧羊人”躺在乳白色的湖边,大口喘息,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灵魂深处的抽痛。记忆回廊中那黑暗漩涡的冰冷恶意和吞噬感,如同附骨之疽,仍在侵蚀她的神经。“守望者之影”蜷缩在数米外,银色的能量体明灭不定,剧烈波动,仿佛一簇在狂风中即将熄灭的火焰。它传递出的情绪充满了极致的恐惧、被背叛的愤怒以及更深沉的悲伤,银色漩涡般的眼眸不时惊恐地扫向已恢复平静的湖面,那里曾是回廊的入口。
“迦南之魂”(占据着“旅秣”身躯)静立一旁,绿色的星云眼眸平静地注视着这一切,仿佛刚才的危险探索只是一次必要的数据采集过程。它那非人的冷静,让“牧羊人”感到刺骨的寒意。
“数据已记录。” “迦南之魂”的声音毫无波澜,“陷阱的存在,印证了‘信标’区域已被高阶力量标记或污染。‘收割者’或其衍生物的触角,比预估更早触及了记忆底层。但也证实了路径的有效性。”
它转向“牧羊人”和瑟缩的“影”:“下一次回廊开启,在七个双星循环周期之后。在此期间,汝等需完成初步的意识同步。‘影’携带的创伤记忆是屏障,亦是钥匙。理解其悲伤,方能规避陷阱,触及被隐藏的真实坐标。强制连接不可行,需建立‘共鸣’。”
“共鸣?” “牧羊人”声音沙哑,带着抗拒。与这个刚刚遭受重创、意识混乱不堪的古老存在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这无异于将自已的意识开放给一颗充满痛苦与疯狂的心灵地雷。
“唯有共鸣,可抚平其记忆裂痕,稳定其意识频率,从而在混乱信息流中定位正确的‘信标’印记。” “迦南之魂”的语气不容置疑,“此非请求,乃必要步骤。‘收割者’的扫描网络正在收紧。时间,非我等盟友。”
它伸出手(“旅秣”的手),指尖泛起柔和的绿光,轻轻点向虚空。顿时,湖边的一片区域光线扭曲,形成一个相对独立、能量场异常柔和稳定的球形空间。
“此乃‘静心域’,可削弱外界干扰。汝等在此进行初步尝试。” 它的话语如同最终指令,随后便融入周围的环境能量场中,只留下无处不在的注视感。
没有选择。 “牧羊人”挣扎着坐起,看向那片瑟瑟发抖的银色能量体。建立共鸣?谈何容易。
“牧羊人”艰难地挪入“静心域”。域内空气凝滞而温暖,带着安抚心神的微弱波动。她尝试靠近“守望者之影”。然而,她一接近,“影”便如同受惊的刺猬般,能量体骤然收缩,散发出强烈的排斥与恐惧波动,银色漩涡眼眸警惕地锁定她,仿佛她是另一个陷阱。
她停下脚步,保持距离。强行接近只会适得其反。她回想起“迦南之魂”的话——“理解其悲伤”。如何理解?她不是“星语者”,没有经历过“第一次收割”的绝望。
她闭上眼,不再试图用意识去“触摸”或“沟通”,而是彻底放空自已,仅保留一丝最基本的、开放的、不带任何侵略性的感知。她让自已的记忆自然流淌——不是“彼岸”的宏大历史,而是她个人经历中的失去与伤痛:林薇在晶簇中消散的决绝,陈默毅然断后的背影,“雨燕”在“钥”的力量下挣扎的痛苦,“旅秣”在她怀中意识湮灭时的悲怆……这些属于她个人的、深刻的悲伤,或许能成为一种通用的情感频率?
她将这些情感碎片,不附加任何具体画面和指向,仅仅作为一种纯粹的、充满遗憾与思念的情绪波动,极其缓慢、微弱地向外释放。
起初,“影”毫无反应,依旧充满警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当“牧羊人”沉浸在自身失去同伴的哀伤中,几乎忘我时,她隐约感觉到,那团银色的能量体,剧烈的波动似乎 略微平缓了一丝。排斥感依然存在,但其中似乎混入了一丝……极其微弱的 探究?
有效果!她保持这种状态,继续释放着那种纯粹的同理心般的悲伤频率。
一天,两天……在“静心域”中,时间感模糊。 “牧羊人”不眠不休(似乎这里的环境提供了基本生命维持),持续进行着这种极其耗费心神的“情感广播”。她自身的悲伤在与“影”的创伤产生某种难以言喻的共鸣时,也被不断勾起、放大,让她身心俱疲,但却奇异地让她对“影”的恐惧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切的怜悯。
到了第五个循环周期左右,转机出现了。
当“牧羊人”再次沉浸在对“旅秣”最终时刻的无尽遗憾中时,一股微弱、冰凉、却带着同样深沉悲怆的意念流,小心翼翼地 触碰到了她的意识边缘!
是“影”!它主动回应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