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的第七天,一个周六的午后。阳光透过改良型光合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江辰坐在客厅里,陪着母亲林婉云看她最近沉迷的全息连续剧,剧中人物爱恨情仇演绎得淋漓尽致,母亲时而唏嘘,时而抹泪。江辰安静地陪着,偶尔递上一张纸巾,或是对剧中某个不合逻辑的情节(在他眼中)报以温和的微笑。这种平淡的陪伴,对他而言,是一种难得的放松。
父亲江瀚文则在自己的书房里捣鼓着什么,传来一阵翻箱倒柜的声响。
“老江,你轻点儿!别把灰尘都扬出来了!”林婉云朝着书房方向喊了一声,注意力又被剧中男主角的深情告白吸引了过去。
“知道了知道了,我找点东西。”江瀚文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和不易察觉的怀念。
过了一会儿,江瀚文抱着一个略显陈旧的金属箱子走了出来,箱子上还贴着早已褪色的星际运输标签。他小心翼翼地将箱子放在客厅的茶几上,吹了吹表面的浮灰。
“小辰,来看看这个。”江瀚文拍了拍箱子,眼神亮晶晶的,“还记得这个吗?”
江辰的目光从光屏上移开,落在那个箱子上。记忆的闸门仿佛被打开,一股熟悉而遥远的感觉涌上心头。他怎么可能忘记?这是他考上沧澜星防卫大学那年,父母送给他的礼物——一台“星梭VII型”个人终端,在八年前,那是顶配的型号,承载着他青春时代对星海的无数憧憬和踏入大学校园的兴奋。
“是‘星梭VII’?”江辰的声音带着一丝讶异和怀念,他伸手抚摸着冰凉的金属箱表面,“爸,妈,你们还留着它?”
“那当然!”林婉云也暂时从剧情中抽离,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这可是我儿子人生的重要里程碑!当时花了我跟你爸小半年的积蓄呢!就指望你用它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
江瀚文熟练地输入一串密码,箱盖“嗤”一声轻响,缓缓开启。里面,银灰色的“星梭VII”静静地躺在防震海绵中,线条流畅,尽管外壳有些细微的划痕,但保养得极好。旁边还放着配套的神经交互头盔和几块早已淘汰的高能电池。
“喏,试试看,还能不能启动。”江瀚文有些期待地把终端主体拿出来,递给江辰,“前几天整理储藏室翻出来的,我偷偷充过电了,好像还有电。”
江辰接过这台沉甸甸的、代表着一个时代技术的设备,心中百感交集。在他的感知中,这台终端的运算能力,甚至比不上他现在随意一个念动所调动的“起源之心”算力的亿万分之一。但其蕴含的情感重量,却远超任何规则造物。
他按下启动键。一阵轻微的嗡鸣后,熟悉的深蓝色启动界面亮起,一个略显呆板的电子合成音响起:“身份验证通过,欢迎回来,江辰用户。”
界面亮起,投射出略显粗糙(以现在的眼光看)的全息操作界面。桌面背景是他当年和父母在防卫大学门口的合影,照片上的他青涩而充满朝气,父母眼中满是骄傲。图标排列还保留着他离开前的习惯,几个学习软件,一个简易的星图模拟程序,还有一个标记着“星海火锅队作战计划(初版)”的加密文件夹。
看着那个文件夹,江辰忍不住笑了。那里面是他们五个刚组队时,凭着热血和有限的知识,制定的各种现在看来幼稚可笑却又充满真诚的“作战计划”。
“看,这是你大一时用星图程序做的第一个作业,”江瀚文凑过来,指着其中一个程序,语气带着回忆,“模拟太阳系引力场分布,还得了个优等。”
林婉云也靠了过来,指着照片:“你看你那时候,多瘦,现在结实多了。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吧?”她的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心疼。
“没有,妈,挺好的。”江辰摇摇头,手指划过那些熟悉的图标,仿佛能触摸到过去的时光。他点开了那个星图程序,简单的恒星、行星模型在客厅中缓缓旋转。
“这东西,现在看真是老古董了。”江瀚文感慨道,“现在孩子们用的‘幻星X’,据说运算速度是这‘星梭VII’的上万倍,神经延迟几乎为零,还能直接接入最新的‘灵能虚拟实境’。”
“科技发展太快了。”林婉云也感叹,“我们这些老家伙,都快跟不上了。听说现在最新的医疗舱,连基因层面的衰老都能延缓……”
父母开始兴致勃勃地讨论起这八年来沧澜星日新月异的变化,言语中既有对时代的赞叹,也有一丝身为“前浪”的淡淡失落。
江辰安静地听着,目光却落在那个“星梭VII”上。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悄然萌生。
晚饭后,江辰以“需要整理一些旧资料”为由,将“星梭VII”带回了自己的房间。他关上门,没有开灯,只有窗外城市的霓虹和终端屏幕微弱的光映照着他的脸庞。
他轻轻将手掌覆在终端外壳上。没有动用混沌星核那足以重构规则的力量,而是极其精细地调动了一丝源于“起源之心”信息权柄的解析与重构之力,混合着他对父母深深的眷念与感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