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点的铁门在摩托车引擎熄灭的瞬间缓缓关上,门轴的吱呀声混着板车轱辘的摩擦声,在暮色渐沉的空地上格外清晰。围墙内的空地上早已围了不少人——负责后勤的张婶带着两个年轻姑娘搬来木板,准备分类物资;守卫队长老赵扛着步枪走过来,拍了拍杨帆的肩膀:“看你们这架势,这次收获不小?”
“托您的福,物资全带回来了,还清了附近的速行兽群。”杨帆扯了扯沾着尘土的衣领,指了指身后的板车,“轴承、电缆都齐了,还有几块厚钢板,正好给围墙加加固。”
说话间,周强和阿力已经开始卸车。沉重的轴承被两人合力抬到墙角,电缆捆成的“小山”堆在仓库门口,阿梅则把剩余的弩箭和短刀归拢到武器架上,小林跟在她身后,小心翼翼地擦拭着自己那把沾了血渍的短刀——这是他第一次真正参与战斗,刀刃上的缺口还留着速行兽鳞片的划痕。
“先别急着收拾,半小时后在议事棚开个会,所有人都来。”杨帆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把物资归置到仓库门口就行,复盘完再仔细分类。”
据点中央的议事棚是用钢管和防雨布搭成的简易棚子,棚下摆着几张拼凑的木板桌。半小时后,队员们陆续到场,张婶还端来几壶凉白开,放在桌子角落。杨帆坐在主位,目光扫过众人——周强、老吴坐在两侧,阿梅、阿力、小林三个新成员挨着坐在一起,脸上还带着奔波的疲惫,却难掩眼里的兴奋。
“先说好消息。”杨帆拿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一口,声音清亮,“这次军工厂探索,我们不仅运回了据点急需的轴承、柴油和加固材料,还成功清剿了周边的速行兽群,消除了近半个月的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阿梅、阿力、小林三位新伙伴,在战斗中完全顶住了压力,没有掉链子。”
他特意看向三人:“阿梅的箭法精准,两次伏击都是你先手命中弱点,为队友争取了机会;阿力力气大,补刀果断,没有丝毫犹豫;小林虽然是第一次实战,但听从指挥,没有贪功冒进——都值得表扬。”
棚内响起一阵掌声,阿梅红了脸,低下头摆弄着衣角;阿力挠了挠后脑勺,嘿嘿笑了起来;小林则挺直了腰板,眼神里满是自豪。
“表扬的话就到这,接下来聊点实在的——这次行动的得失,必须说清楚。”杨帆的语气沉了下来,“先讲‘得’:第一,资源上,我们解决了据点扩建的材料缺口,也为发电机维修备好了零件;第二,人力上,三位新伙伴的加入,让我们的战斗小队补充了新鲜血液;第三,线索上,老吴发现的东区配件厂信息,还有我手里的金属碎片,都可能帮我们找到北边废墟的秘密。”
他掏出那个冰凉的金属碎片,放在桌子中央:“这是从速行兽首领爪子里发现的,王工等会儿帮忙看看,能不能认出是什么东西。”
坐在角落的王工立刻凑过来,拿起碎片对着光看了看,眉头皱了起来:“这纹路很规整,像是某种精密机械的零件,不是普通工厂能生产的。我得回去用放大镜仔细研究,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好。”杨帆点头,话锋一转,“再说说‘失’——这次战斗暴露的问题,比收获更值得警惕。最明显的,是远程武器严重不足。”
他敲了敲桌子:“我们全队只有阿梅一把弩,清剿速行兽时,远程压制完全靠她一个人。如果遇到数量更多的兽群,或者更灵活的敌人,单靠弩箭根本不够用。刚才卸物资时我看了,剩下的弩箭只有七支,一旦用完,我们就成了‘短腿’队伍。”
周强立刻附和:“队长说得对,上次追最后那只速行兽时,我要是有把远程武器,根本不用队长亲自去追。还有伏击的时候,要是能多两把弩,解决那三只兽能更快,也更安全。”
“不止远程武器,我们的装备协同也有问题。”老吴补充道,“小林第一次战斗,虽然听话,但和我们的配合还是生疏。比如围堵最后那只速行兽时,他差点和阿力撞在一起——得多练磨合。”
小林脸一红,低声道:“是我太紧张了,下次一定注意。”
“紧张是正常的,谁第一次上战场都这样。”杨帆摆了摆手,没有批评他,“但问题必须解决。接下来两天休整,重点做两件事:第一,武器改装;第二,团队磨合。”
他看向王工:“王工,我们带回的钢板和金属零件,能不能先用来做远程武器?比如多做几把弩,或者改一些投矛——至少得保证每个小队有两把远程装备。”
王工摩挲着下巴,思索着说:“钢板可以裁成弩身,轴承里的钢珠能做弩箭的箭头,电缆里的钢丝能当弓弦。我估算了一下,材料够做三把弩,再做十支投矛,明天一早我就带人开工。”
“好,这件事就交给您。”杨帆又看向周强,“老周,你负责安排训练——上午带大家练武器配合,重点练远程和近战的衔接;下午练体能,尤其是小林和阿梅,体能跟上了,战斗时才能更从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