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点外的风裹挟着沙砾打在临时搭建的靶场上,杨帆眯起眼望着远处插在土坡上的木板靶,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战术刀。三天前李工拍着胸脯保证“保准让武器脱胎换骨”的声音还在耳边,此刻维修组的人正围着五把泛着冷光的加强型弩来回调试,金属构件碰撞的脆响在空旷的荒野里格外清晰。
“杨队,都准备好了!”李工的大嗓门从靶场另一侧传来,他抹了把额头的油污,手里举着一把弩机朝杨帆挥手。这把弩比普通制式弩足足长了二十公分,弩臂采用了加固合金,原本的木质托柄换成了轻质复合材料,机括处还加装了微调旋钮,箭槽里躺着的弩箭也做了改良——箭头是磨尖的轴承钢,箭杆缠绕着细密的钢丝。
杨帆快步走过去,接过弩机时明显感觉到重量比预想中轻了不少。“射程和威力能到什么程度?”他拉了拉弓弦,阻尼感比普通弩更均匀,却又带着一种蓄势待发的紧绷。
“理论射程三百米,实际测试保守估计两百五十米以上。”李工凑过来指着微调旋钮,“这个能校准风向偏差,还有这个扳机护圈,我们加了防滑纹,湿手也不影响操作。至于威力——”他朝木板靶努了努嘴,“那五块都是三厘米厚的实木板,跟外面废弃民居的门板厚度差不多。”
队员们早已围成半圈,眼神里满是期待。陈默抱着胳膊站在最前面,看到杨帆拿起弩机,忍不住吹了声口哨:“杨队,可得给我们露一手!”
杨帆没说话,侧身站定,左眼微闭,右眼对准瞄准镜。远处的木板靶在视野里逐渐清晰,他深吸一口气,手指缓缓扣下扳机。“咔嗒”一声轻响,弩箭带着破空的锐啸射了出去,几乎是眨眼间就撞上了木板——“噗嗤”一声闷响,箭尾的羽毛在木板另一侧微微颤动。
“穿透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众人立刻涌了上去。陈默蹲下身摸着木板上的孔洞,指尖能摸到穿透后外露的箭尖,忍不住咋舌:“这威力,要是打在丧尸身上,直接能钉穿胸腔!”
“别急着夸,还有定向爆破装置呢。”李工笑着招手,两个拳头大小的黑色装置被抬到了靶场边缘的废墙前。这玩意儿外壳是回收的煤气罐铁皮,引线处接了简易遥控器,表面还焊了几个定向凸起。“这是根据矿山爆破的原理改的,威力集中在正面,不会像手雷那样四处飞溅碎石。”
杨帆示意所有人后退到安全距离,李工按下遥控器的瞬间,一道刺眼的白光闪过,紧接着是“轰”的一声巨响。烟尘散去后,原本完整的废墙出现了一个半人高的破洞,边缘整齐,周围的墙体却没怎么受损。
“精准度可以!”杨帆眼睛亮了起来。之前遇到被丧尸围困的情况,普通炸药要么威力不够炸不开障碍,要么波及范围太大容易伤到人,这定向爆破装置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轮到我们了吧?”队员们按捺不住兴奋,纷纷围向剩下的弩机。张磊第一个拿起弩,学着杨帆的姿势瞄准,虽然第一箭偏了点,但第二箭稳稳钉在了木板靶的中心,他举着弩机欢呼:“比我以前用的猎弩好用十倍!后坐力小,瞄准还准!”
队员们轮流试用,有人测试连续发射的稳定性,有人特意跑到百米外测试射程,反馈清一色的好评。王锐摸着弩臂上的合金纹路,感慨道:“以前遇到跑得快的丧尸,弩箭经常打不穿骨头,现在有这玩意儿,终于不用拼刺刀了。”
夕阳西下时,测试才算结束。维修组的人忙着收拾工具,队员们则围坐在一起,手里还把玩着改装弩的零件。杨帆看向李工,递过去一瓶水:“李工,这次真是帮了大忙。这批武器装备上,我们外出搜索的安全性能提高不少。”
李工接过水喝了一口,抹了把嘴笑道:“都是应该的。不过剩下的材料还有不少,尤其是金属边角料,丢了可惜。”
“边角料?”杨帆眼前一动,突然想起上次在废弃工厂遭遇的情况——当时他们被一群丧尸堵在二楼,楼下的丧尸太多,弩箭不够用,扔出去的石块又没什么杀伤力。他往前凑了凑,“李工,能不能用这些边角料做远程投掷武器?比如加重的飞镖,或者小型的破片手雷?”
李工愣了一下,随即拍了下手:“你还真说到我心坎里了!我早就想试试做些投掷武器,就是没确定方向。飞镖的话,可以用轴承钢做箭头,加上配重杆,射程和穿透力应该都不错;破片手雷的话,能用铁皮做外壳,里面填装炸药和碎铁片,就是引线需要再调试,得保证引爆时间精准。”
“需要多久?”杨帆追问。后天他们就要执行一次物资搜索任务,目标是三十公里外的一个五金市场,据说里面有不少未被搜刮的工具和材料,但周围的丧尸密度不低,如果能赶制出一批投掷武器,无疑能多一层保障。
“飞镖简单,明天就能做出样品。破片手雷得慢些,至少要两天,还要测试引爆稳定性。”李工掰着手指算着,“不过我可以让维修组分成两拨,一拨赶制飞镖,另一拨调试手雷,尽量赶在你们出发前出成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