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据点被一层薄薄的寒霜覆盖,空气里弥漫着金属和机油的冷硬气息。天还没亮透,老王就带着汽修组的三个小伙子蹲在了皮卡车旁,车头盖支棱着,像一张张开的大口。老王手里攥着一把生锈的扳手,正费力地拧着发动机上的螺栓,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虎口处的老茧磨得发亮——他以前是汽修厂的老师傅,末世里靠着这门手艺才在据点站稳脚跟。
“小刘,把那个新换的滤清器递过来。”老王头也不抬地说。名叫小刘的年轻队员赶紧从工具箱里翻出零件,递过去时不小心碰掉了地上的螺丝刀,金属落地的脆响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小心点!”老王皱了皱眉,“这皮卡车是我们唯一的机动力量,要是出了岔子,遇到紧急情况连转移都难。”小刘连忙点头道歉,蹲下身去捡螺丝刀,指尖碰到冰冷的地面,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不远处的医疗站里,林晓正蹲在木箱前清点急救物资。她戴着一副破旧的老花镜,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逐件核对——绷带、消毒水、止血粉,还有几瓶仅剩半瓶的抗生素。“又少了两卷绷带。”林晓叹了口气,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叉。昨天黑风佯攻时,两个受伤的队员用掉了不少物资,现在库存已经所剩无几。她抬头看向窗外,老陈正带领着一队人往围墙上搬砖块,心里暗自祈祷:“可千万别再有人受伤了。”
据点中央的空地上,杨帆站在一堆进化晶体前,神色凝重。这三颗晶体是上周清理一处科研所时发现的,通体呈淡蓝色,里面似乎有流光在缓缓转动,散发着微弱的能量波动。他知道,这些晶体是提升战力的关键,必须分配给最可靠的人。“赵刚、李娜、老陈,你们过来一下。”杨帆朝着三人招了招手。
三人快步走过来,目光都落在了晶体上。赵刚舔了舔嘴唇,眼神里带着期待——作为突击组的负责人,他比谁都清楚力量的重要性;李娜则相对冷静,她手里还握着一把改装弩,随时警惕着周围的动静;老陈搓了搓手,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他知道杨帆不会亏待自己。
“这三颗晶体,我决定分给你们三个。”杨帆拿起一颗晶体,递到赵刚面前,“赵刚,你负责突击,经常要和敌人正面硬刚,这颗给你,希望能增强你的力量。”赵刚接过晶体,只觉得入手微凉,一股淡淡的能量顺着指尖蔓延开来。他用力点头:“谢谢杨队,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接着,杨帆又拿起一颗晶体递给李娜:“李娜,你是狙击组的核心,视力至关重要,这颗晶体或许能强化你的视力,让你看得更远、更准。”李娜接过晶体,轻声道谢,她能感受到晶体里蕴含的能量,心里充满了期待。
最后,杨帆将剩下的一颗晶体递给老陈:“老陈,你带领防御组,需要长时间坚守阵地,耐力是关键,这颗晶体应该能帮到你。”老陈接过晶体,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鞠躬:“杨队放心,我一定守好咱们的据点!”
三人当即就在原地服用了晶体。赵刚刚把晶体放进嘴里,就觉得一股热流从喉咙涌向四肢百骸,肌肉开始微微发胀,他忍不住攥紧拳头,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以前需要两个人才能搬动的石块,现在单手就能轻松举起。李娜则感觉眼睛一阵清凉,远处围墙上的裂纹、屋顶上的瓦片,甚至百米外灌木丛里的动静,都看得一清二楚。老陈的感受则更直接,他之前搬了半个时辰砖块就气喘吁吁,现在只觉得精力充沛,丝毫没有疲惫感。
杨帆看着三人的变化,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晶体的效果比我预想的还要好。接下来,我们要组建三个战斗组,抓紧时间训练,应对黑风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他顿了顿,开始部署:“赵刚,你带领15人组成突击组,负责正面突袭和近战对抗,重点训练刀法和弩箭的近距离使用;李娜,你带领10人组成狙击组,在了望塔和制高点布防,训练远距离精准射击,务必做到百发百中;老陈,你带领15人组成防御组,负责围墙防守和陷阱维护,熟悉各种防御工事的使用。从今天开始,进行为期三天的针对性训练,所有人都要全力以赴!”
三人领命而去,据点里立刻掀起了训练的热潮。突击组的队员们在空地上排成队列,赵刚站在最前面,手里握着一把砍刀,示范着劈砍的动作:“注意发力的技巧,要利用腰部和手臂的力量,而不是只靠手腕!”他挥刀砍向一根木桩,“咔嚓”一声,木桩应声断裂,切口平整光滑。队员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拿起武器模仿起来,砍刀与木桩碰撞的声音此起彼伏。
狙击组的训练则在据点西侧的小山坡上进行。李娜站在一块巨石上,拿着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目标——那是几个用稻草扎成的假人,上面画着黑风的狼头标记。“小王,你的瞄准点太靠下了,要对准假人的胸口。”李娜指着假人,耐心指导,“记住,呼吸要平稳,扣动扳机的瞬间不能紧张。”小王深吸一口气,调整好姿势,扣动了弩机,弩箭“咻”地一声射出去,精准地命中了假人的胸口。李娜满意地点点头:“很好,继续保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