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顶的破洞漏下斜斜的晨光,把悬浮的尘埃染成金芒。杨帆踩着满地零件碎屑走进去时,耳边先撞进一阵尖锐的金属打磨声,紧接着是李工闷哼般的喘息——这位头发花白的老技工正半跪在地上,额角的汗珠砸在改装到一半的消防瓶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还得多久?”杨帆弯腰捡起脚边一枚生锈的弹簧,指尖能摸到被反复摩挲的光滑弧度。上一章结尾时,他们在废弃的消防站内搜出三具报废的背负式喷火器,气瓶锈蚀、管路断裂,李工当时只瞥了一眼就说“能救”,此刻那些本该进废品堆的家伙,已经在他手里焕发出狰狞的生机。
李工没抬头,手里的砂轮片在枪管接口处溅起火星,“快了,最后调试阀门。你看这玩意儿,”他用扳手敲了敲改装后的气瓶,“原来的耐压不够,我换了卡车的刹车储气罐内胆,能多装三分之一燃油。就是重量沉了点,得找力气大的来扛。”
杨帆的目光扫过旁边已经成型的两具喷火器。李工没用现成的枪管,而是拆了三台报废摩托车的排气管,截去中段后焊接成加长枪管,管口还磨出了斜切口,“这样火焰能喷得更集中,射程能到十五米。”李工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随手抓起旁边的油管往气瓶里灌了半升汽油,“试试?”
杨帆点头,李工按下安全阀,握住扳机的瞬间,他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轰”的一声闷响,橙红色的火舌从枪管里喷涌而出,带着灼人的热浪扑在三米外的铁皮柜上,漆面瞬间起泡卷曲,空气中弥漫开刺鼻的汽油味和金属焦糊味。火舌持续了足足五秒才熄灭,铁皮柜上留下一圈发黑的灼痕,边缘还在微微发烫。“力道够了。”杨帆伸手碰了碰枪管,指尖传来滚烫的触感,“就是后坐力比预想的大。”“没办法,改装件凑活的。”李工摘下沾着油污的手套,往衣襟上蹭了蹭,“等会儿分配的时候跟他们说清楚,点射别超过三秒,不然枪管容易炸。还有,这玩意儿耗油量吓人,每人除了背负的气瓶,额外再带两升备用油,多了也扛不动。”
正说着,仓库门被推开,赵猛和孙磊扛着一箱压缩饼干走进来,看到喷火器立刻眼睛发亮。“李工,这就是咱们的新家伙?”赵猛丢下箱子就凑过来,伸手想去摸枪管,被李工一扳手打开。“别碰,烫!”李工没好气地说,“这玩意儿不是玩具,等会儿杨帆给你们讲规矩,谁要是乱开,烧着自己别怪我没提醒。”
杨帆把李工的要求重复了一遍,目光落在赵猛身上:“你扛一号机,孙磊二号,三号给老周——他以前在消防队待过,懂怎么控制喷射角度。”三人应声答应,赵猛试着背起一号机,脚步晃了晃,咧嘴笑道:“沉是沉了点,要是遇上那些‘爬行者’,一火舌下去准成烤串。”
杨帆没接话,心里却掠过上一章的遭遇。三天前他们在搜索物资时,遭遇了一群速度极快的变异生物,普通的砍刀和铁棍根本挡不住,若不是老周拼死关上铁门,恐怕已经有人折损。这次改装喷火器,就是为了应对这类棘手的敌人——只是他更清楚,火能伤人,也能引火上身,一旦在狭窄地形使用,很可能把自己逼入绝境。“物资清点得怎么样了?”杨帆转移话题,目光落在墙角的背包上。上一章他们清点出的压缩饼干够五人吃十天,饮用水却只够支撑五天,这也是他最担心的问题——此行要去三十公里外的废弃医院找抗生素,沿途都是无人区,补水点早就干涸了。“饼干、罐头都装好了,就是水……”孙磊挠了挠头,“只剩八壶,实在搜不到更多了。”
杨帆皱起眉,刚要说话,仓库外突然传来老王的吆喝声:“杨帆!快来看!这老伙计活过来了!”几人立刻往外走,车库里的景象让赵猛忍不住吹了声口哨。那辆破旧的双排座货车原本停在车库角落,轮胎瘪了三个,发动机舱里满是油污,上一章老王蹲在车边研究了一下午,只说“得换零件”。此刻,货车的四个轮胎都鼓鼓囊囊的,老王正坐在驾驶座上,手里转动着钥匙,发动机“突突突”地响了起来,虽然声音有些嘶哑,却稳稳地保持着运转。“怎么样?”老王探出头,脸上沾着机油,笑容里满是得意,“换了两个活塞环,补了水箱,轮胎是从旁边报废的面包车上拆的,虽然不是一个型号,但能跑!”
杨帆绕着货车走了一圈,手指敲了敲车厢板,厚实的铁皮发出沉闷的响声。“刹车呢?”这是最关键的,沿途有不少下坡路段,刹车失灵就是死路一条。老王拍了拍方向盘,“放心,我把刹车泵整个换了,刚试过,踩下去立竿见影。就是灯光不太好,只有远光灯能用,晚上开车得小心点。”他顿了顿,又指了指车厢后面,“我还焊了个铁架子,喷火器的备用油桶和工具箱都能固定在上面,省得晃来晃去。”杨帆爬上副驾驶座,摸了摸布满裂纹的座椅,视线落在仪表盘上。油表指针指在三分之一的位置,“油够吗?”“加了两桶备用油,总共差不多六十升,来回三十公里肯定够,就算绕点路也没问题。”老王发动货车,挂挡起步,货车缓缓驶出车库,在空地上转了个圈,刹车时轮胎摩擦地面发出刺耳的声响,停得稳稳当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