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这句诗描绘了贾家的富贵奢华,他们的厅堂是用白玉建造而成,马匹则是用黄金打造的。如此奢华的生活,让人不禁感叹贾家的财富之巨。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句诗则形容了薛家的富裕程度。在丰收的年份,薛家的财富就像大雪一样多,珍珠和黄金在他们眼中都如同泥土和铁块一般普通。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这句诗描述了史家的庞大。即使是阿房宫这样宏伟的宫殿,也无法容纳下金陵史家的所有人。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这句诗则展现了王家的权势。连东海的龙王都需要向金陵王家借用白玉床,可见王家的地位之高,权势之大。
然而,明知这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局,皇帝却仍然要林家跳入其中,这实在是让人气愤。
既然如此,皇帝就不应该在众人面前再装作仁慈善良之人,因为他的行为已经与他所表现出来的形象背道而驰大相径庭了。
婚后的第二天,阳光明媚,本应是新媳妇敬茶和婆婆相处融洽的美好时光。
然而,就在这个看似平静的日子里,林母却面色凝重的突然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分家。
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贾敏惊愕不已。她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地看着林母,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但她毕竟是个有教养的女子,尽管内心早已波涛汹涌,表面上还是强作镇定,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贾敏心里非常清楚,林府一旦分家,那可真是动了她的蛋糕啊!她一直认为,自己嫁进林家,就应该享有最多的好处和好事。毕竟,她是林家的长媳,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而小叔子嘛,分点边角料就足够了,老太太还得靠他们赡养呢!
可如今,林母的这一举动完全打乱了她的如意算盘。
她不禁想起之前和嫂子有过口角,自己还为了出气,给二哥送通房丫鬟的事情,被下人胡乱的添油加醋给传出去后,那些有十五六岁就能成亲的小姑娘,家门都快踏破了,可是原本都对贾家姑娘趋之若鹜的王孙贵胄,又或者王公大臣们都开始了对贾家避之不及,所以从贾家出来的新嫂子现在到了二十岁都没人敢娶,也不愿意娶。
“二弟好本事啊!”只听得一声娇嗔,紧接着便是嘤嘤的哭声传来,“我一嫁进来,你就迫不及待地撺掇婆母分家,还想要另过,你就见不得我好吗?”
林如海闻言,眉头紧紧皱起,他转头看向贾敏,只见她哭得梨花带雨,好不惹人怜爱。再看向林母,母亲也是一脸无奈。林如海心中暗叹,这可如何是好?
贾敏一边哭,一边继续哭诉道:“夫君,我哪里惹到了小叔子了?他就这么见不得我好,我好难过啊!你要为我做主啊,夫君,嘤嘤嘤……”
林如海被贾敏这一哭弄得有些心烦意乱,但他还是强自镇定下来,柔声安慰道:“敏儿莫哭,此事我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然而,就在这时,林如峰却不慌不忙地开口道:“大嫂,这分家之事并非我撺掇,而是母亲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咱们林家,如今人口渐多,各有各的打算,分开过或许对大家都好。”
贾敏一听,哭得更大声了:“你这分明就是借口,我看你就是想独吞林家的财产。夫君,你可要明辨是非啊!”
林如海被她哭得心烦意乱,因为是刚成婚的小夫妻,不好有口角发生。
刚要开口缓解关系,林母却冷冷说道:“敏儿,你莫要再闹了。这分家是为了让大家都能更好地发展,并非是要亏待你们。你若再如此无理取闹,可就失了大家闺秀的风范。”
贾敏见林母态度强硬,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敢再闹下去。她咬了咬牙,恨恨地看了林如峰一眼,然后转身跑回了自己的房间。
林如峰看着她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意味。
等待贾敏走后,林母叹了口气,对林如海和林如峰说道:“如今林家情况复杂,分开过对大家都有好处。如海,你是长子,要顾全大局,莫要被妇人之言左右。”林如海点头称是。
林如峰则上前一步,说道:“母亲放心,我定会努力经营自己这一支,不辱没林家名声。”林母欣慰地点点头。
然而,贾敏回到房间后,越想越气。她觉得自己在林家的地位受到了威胁,于是心生一计。她暗中派人去打听林如峰的动静,想要找出他的把柄,好让分家之事黄了。
几日后,派去的人回来禀报,说林如峰似乎与一个神秘人有来往。贾敏心中暗喜,觉得找到了机会。
她打算将此事告知林如海,让他出面阻止分家。可就在她准备行动时,却不知一场更大的阴谋正悄然向她袭来……
一个心怀叵测的一等丫鬟翠儿,嘴角挂着一丝狡黠的笑容,率先开腔:“小姐,我听闻这人参养荣丸可是大补之物呢,功效神奇无比,要不咱们也来试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