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很快就到了过年,除夕夜的守岁宫宴环节。
皇后还是没有禁足多久,就被皇帝不得不放出来了。
一方面是太后以孝道施压于皇帝,第二是朝上的大臣们觐见国不可一日无母,尤其是过年期间,还有他国使臣来访的情况下,万一让他人看了笑话就不好了。
第三就是除夕过年期间了,皇帝和皇后要一同出现接见文武大臣,命妇官眷,如果只有皇帝一人孤单影只,没有一国之母皇后出现就太不像话了,也让文武大臣们看皇家内部的笑话了。
除夕家宴环节,这让易冰清想到了,甄嬛初夕倚梅园初相遇皇帝,挂在树枝上的小像,被果子狸摘了的环节。
哇唔,又可以近距离吃瓜了,真是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
易冰清怀揣着期待,在满宫妃嫔没人注意的情况下,从宫殿里带着自己的贴身婢女跑走了,到了倚梅园找了个隐蔽,又视野极佳的位置站定。
宫女余莺儿在倚梅园一边剪花枝,一边抱怨领头人的偏袒。
当看到了一个披着斗篷,又鬼鬼祟祟左瞧右看的人出现时,捂住自己的嘴巴蹲下身,避免被发现。
不一会儿,就见甄嬛身着素衣,披着斗篷,把自己遮的严严实实的,手持自己的小像,袅袅婷婷,又鬼鬼祟祟地走向倚梅园。
到了目的地后左右查看没人,轻轻的呼出一口气,那娇柔的姿态,真是有一股破碎的美感,只见她把小像挂在枝头上,双手并拢祈祷着“自到宫中,人人求得盛宠,我一愿父母妹妹安康顺遂,二愿,在宫中平安一生,了此残生,宫中争斗不断,要保全自己,实属不益,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这时,皇帝也走到了不远处,听到了甄嬛最后一句愿望,像是又想到了以前美好的发妻纯原皇后,对没见过的嫔妃,起了好奇之心,就想过去,一探究竟。
胤禛看不到真面目,不肯罢休,就高声喊着“谁在那里?”
见人不但没回自己的话,还大胆的又躲起来吹灭蜡烛,又高声喊着“谁在那里,是谁?再不说话,就让人把整个倚梅园翻过来。”
这个时候,躲起来偷听谈话的,真正倚梅园小宫女余莺儿慌了神,手指无意识的乱搅着。
甄嬛听到了男人威胁的话,不得不假装镇定的回“奴婢倚梅园的宫女,不想扰了尊驾,请恕罪。”
皇帝出于好奇,开始对着空气询问“你读过什么书吗?你叫什么名字?”
甄嬛半蹲着,怕人走过来,歪着头连忙回答“奴婢贱名,恐污了尊耳。”
皇帝听到这里,出于好奇,抬步就走过去了,想看看这么一个妙人是谁?
只是走到了妙人发声的地点,就看见人已经不见了,心里怅然不已,只记住了和发妻一样喜欢的那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然后皇帝便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牵引,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位美人的身影,令他难以忘怀。
尽管心中有些犹豫,但皇帝终究还是无法抵挡对美人的思念之情,毅然决然地决定返回他的养心殿。
与此同时,果郡王,也就是那位被戏称为“果子狸”的王爷,恰巧听到了皇帝与美人在月下的对话。他静静地躲在暗处,目睹了这一切。
待皇帝离开后,果郡王悄悄地走到他们谈话的地点,左顾右盼,似乎在寻找着什么。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枝头的一幅小像上,那小像上的女子栩栩如生,宛如真人一般。
果郡王心中一动,迅速将小像藏了起来,然后若无其事地离开了现场。
而皇帝这边,他完全没有想到初一十五这样的日子,即使只是为了维持表面的体面,也应该到皇后的宫中歇息一晚。然而,他此刻满心都是那位美人,早已将皇后抛诸脑后。
这一举动无疑让皇后颜面尽失,后宫的众嫔妃们也在当晚都知晓了皇上没有留宿景仁宫,纷纷在背后对皇后指指点点,嘲笑她的无能,不能笼络夫君的心。
易冰清站在一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暗自觉得这场戏实在是太过精彩。
而被带出宴会厅的贴身婢女小菊和小青,则呆呆的立在原地,被眼前所见到的和听到的一切惊得目瞪口呆。
她们从未想过,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竟然也有如此特别的爱好,这可真是让她们大开眼界啊!
易冰清正看得津津有味,突然感觉衣角被人扯了扯。回头一看,竟是小菊,她满脸焦急地附在易冰清耳边说:“娘娘,咱们偷偷跑出来这么久,万一被发现可不得了,还是尽快回宴席上去吧!”
易冰清心里有些不舍这精彩的戏码,但也知道小菊说得在理。
就在她们准备离开时,突然听到一阵脚步声。易冰清心中一紧,拉着小菊和小青赶紧往更隐蔽的地方躲。
原来是皇后带着一群人前来倚梅园,她面色阴沉,眼中满是怒火。易冰清猜测皇后定是来找皇帝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