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娇匆匆回到房间,一屁股坐在书桌前,迅速铺开纸张,提起毛笔,蘸饱墨汁,然后毫不犹豫地开始奋笔疾书。
她的笔触如疾风骤雨般在纸上飞舞,一行行娟秀的小字很快便铺满了整张纸。
写完后,她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遗漏重要信息,便将信纸折叠起来,用蜡封好,然后唤来林家的心腹小厮。
“这封信务必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扬州林府,亲手交给我爹,记住了是亲手,如果是别人要强拿,你就报你们大小姐我的大名,他们所有人都不敢再拦你了。”
林黛娇郑重地嘱咐道,“路上千万不可耽搁,事关重大!这是一百两银子,路上能不耽搁你尽量不要耽搁时间。”说着把银子递给了小厮。
林府的小厮深知事情的紧急性,连忙点头应是,接过密信和银子后,转身飞奔而出,回了林府老宅,骑上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去。
林黛娇看着小厮远去的背影,心中稍安。她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让林家有所防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黛娇在贾府中表现得若无其事,但实际上,她一直在暗中观察着贾政的一举一动。
她表面上依旧与众人周旋,不是抱怨饭菜不好,太油腻了,要不就是抱怨穿的衣服料子太差,隔得皮肤难受,再不然就是漱口水太苦。
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场合里,她却会刻意地展现出更为骄纵的一面,仿佛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看法。
她会对下人颐指气使,稍有不如意便大发雷霆;她会在众人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喜好和厌恶,甚至会公然批评某些人的言行举止。
这些举动让贾府的众人对她的印象越发不佳,但林黛娇并不在意。
她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贾政对她放松警惕,从而更好地观察他的行动。
这样一来,贾政等人便会对她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她仅仅只是一个任性妄为的大小姐而已,从而逐渐放松对她的警惕之心。
然而,贾宝玉却并没有因她的娇纵和跋扈,而减少与她们姊妹的往来,甚至黏的更紧了。
他仍然时常前来探望黛玉,这使得林黛娇有更多机会去有意无意地用言语刺激他。
每当贾宝玉被气得无法忍受时,他只能像往常一样,拿起自己那块珍贵的玉来发泄情绪,以此来暗示自己正在生气,需要有人来安慰和哄劝。
全家人看到混不吝的贾宝玉,气性上来了动不动就摔玉的举动,一些人赶紧哄气上心头的贾宝玉,还有人到处找玉石,贾老太太看着混乱的场面,气的一个劲儿的喊“孽障孽障的。”也不知道她在阴阳谁。
可惜的是,贾政并没有意识到这两姐妹之间微妙的关系以及她们背后所隐藏的深意。
他完全没有考虑到两家人之间紧密的姻亲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所带来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的道理。
他的心中只有自己的前途和利益,对于其他事情则显得漠不关心。
与此同时,林黛娇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在贾府中制造了一系列的小混乱。
这些小小的麻烦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足以让贾政等人感到焦头烂额、应接不暇。
终于,林家传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有异心的通通发卖出去了。
这个消息犹如给林黛娇吃了一颗定心丸,于是,她果断地决定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彻底打乱敌人的计划,使得他们的阴谋诡计无法得逞。
趁着夜色,林黛娇把贾府二太太的私库收的一根毛都不留,接着是老封君一样的老太太的私库,谁让她们在信里说过想念贾敏的女儿,来了又不当一回事了,这就是赤裸裸的报复。
林黛娇将这些收来的财物,都放进了空间里,打算作为林家应对危机的第十储备。
第二天,贾府便炸开了锅,二太太和老太太发现私库被盗,气得脸色铁青,立刻命人彻查此事。
这可是她们“省吃俭用”省下来的最后的几百箱金银珠宝了。
哼!京城人谁不知道,这是林黛娇和林黛玉的亲生母亲贾敏,每次以过年或者过节的名义,拿林府的金银珠宝补贴的娘家,还在那里大言不惭。
贾政也大为光火,觉得这是对贾府威严的挑衅。林黛娇装作毫不知情,跟着众人一起惊讶、惋惜。
她在混乱中观察着贾政的反应,发现他比以往更加急躁和焦虑。
此时,贾宝玉又跑来找林黛娇,抱怨着府里乱糟糟的。林黛娇趁机对他说:“府里如此不安宁,怕是有小人作祟,你可得小心些。”贾宝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林黛娇知道,自己的行动已经引起了贾府的震动,接下来,她要继续利用贾府内部的矛盾,让贾政无暇顾及对林家的算计,同时密切留意林家那边的情况,等待最佳的时机,彻底扭转局势,保护林家周全。
就在贾府众人乱成一团时,林黛娇突然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