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编纂《万界未成年人保护法》
仙秦教育集团的业务如星火燎原,覆盖的文明数量呈指数级增长。K12体系培养了无数“合格宇宙公民”,“毕业包分配”吸引了海量优质生源,扶苏的育儿理论、徐福的玄学咨询、乃至胡亥那带有“混沌镇定”副作用的美育作品,都成为了维系这庞大体系运转的独特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管理范围的急剧扩张,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层次的隐患,也逐渐浮出水面。
问题不再局限于某个“熊孩子”文明的个体破坏行为,也不再是简单的文明间冲突。而是涉及到了更根本的层面——如何在不同形态、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价值体系的万千文明中,确立一套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具有普适性和强制力的底线规则。
毕竟,仙秦可以教导“叽里呱啦啦”文明许愿前要写报告,可以训练“暗影族”幼体遵守纪律,但如何防止某个科技文明对幼体进行非人道改造?如何禁止某个灵能文明抽取幼体的精神本源?又如何确保所有文明,都能给予其未成年成员最基本的成长权益,而非将其视为财产、工具或祭品?
这个重担,理所当然地落在了仙秦律法的实际执掌者,丞相李斯的肩上。
咸阳宫内,嬴政高踞于信息奇点构成的御座之上,目光穿透无数维度,落在了正在凝神推演的李斯身上。
“李斯。”
“臣在。”
“万界教化,根基在于幼苗。幼苗不护,参天何望?朕要一部法,一部能通行万界,护佑所有未成之年的根本之法。”
“臣,领旨。”
李斯深深躬身。他明白,这或许是比当年为大一统的秦帝国编纂律法,更加复杂、更加艰巨的任务。这不再是统一一个星球上的人类文明,而是要为形态各异、生命形式千奇百怪的“未成年人”立法。
他调动了仙秦教育集团所有的数据库,调取了无数文明的成长记录、社会结构分析、伦理争议案例。他的意识沉浸在一片浩瀚无垠的信息海洋中,分析、归纳、提炼、权衡。
他看到了有的文明将幼体置于极端环境中进行“优胜劣汰”;
看到了有的文明利用幼体纯净的精神力进行危险的仪式;
看到了有的文明因其社会结构,幼体一出生便背负着沉重的宿命,毫无选择可言;
更看到了,在某些受到仙秦文化影响的文明中,开始出现一种微妙但危险的思潮——部分个体,甚至开始向幼年个体灌输一种名为“躺平”的消极观念,宣扬无需努力、无需进取、安于现状即是福。
当李斯通过监察网络,捕捉到某个碳基文明的一个家庭中,成年个体对着不愿完成基础能量协调操的幼体感叹“算了,别那么累,躺平也挺好”时,他那古井无波的心境,终于泛起了一丝凌厉的波澜。
“躺平……”
李斯的意识核心中,瞬间翻涌起一段被仙秦高层视为深刻教训的、尘封已久的内史。
那并非关于外敌,而是关于内部。在那段已被历史长河稀释的记忆里,大秦统一之后,曾有一小段时间,部分六国遗民乃至一些秦人内部,因种种原因,滋生过类似的消极情绪,安于逸乐,不思进取,险些动摇了那初创的、需要万众一心才能稳固的帝国根基。是陛下以雷霆手段,重树法度,强调耕战,才将那股歪风邪气彻底扼杀。
“此风绝不可长!”李斯心中凛然,“于国而言,躺平则国势衰;于文明而言,躺平则生机断!未成年者,乃文明之未来,若其心智未开,便受此消极之念侵蚀,如同幼苗遭蛀,何以参天?”
这股源自仙秦内部历史教训的警惕,瞬间超越了其他所有复杂的伦理争议和技术难题,成为了李斯编纂这部大法时,最为坚决、最为核心的底线。
历经了不知多少次的推演、辩论(主要与扶苏代表的仁厚派和部分文明代表提出的文化相对论)、以及最终的御前裁定,一部散发着金色光辉、由无数规则符文凝聚而成的宏大宝典,终于宣告完成。
其名——《万界未成年人保护法》。
当这部大法最终定稿,其核心律条通过仙秦教育集团的网络,如同律令的涟漪般,瞬间传遍所有附属文明及合作世界时,整个多元宇宙都为之震动。
不是因为其内容的详尽(它确实涵盖了从未成年生命权、发展权、受教育权,到防止虐待、剥削、不当实验等方方面面),也不是因为其惩罚措施的严厉(违反核心条款者,将面临从“作业超级加倍”到文明等级降格,直至强制接受“蒙恬式再教育”等不同程度的惩处)。
而是因为,它的开篇第一条,第一款,用最醒目、最不容置疑的规则符文镌刻着:
【任何文明,任何个体,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传播、灌输、或鼓励“躺平”、“摆烂”、“不思进取”、“逃避责任”等消极、怠惰之思想与行为模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