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轻柔地漫进诗社活动室,落在苏松摊开的淡蓝色笔记本上。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窗外樱花飘落的细碎声响交织在一起,像是在谱写一首温柔的序曲。苏松握着笔,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六份一模成绩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 宋子充的沉稳、宋子都的突破、尤龙的跃升、白墨的坚韧、贺花的踏实,每个人的努力与成长都清晰地印在他脑海里,化作笔下流淌的诗句。
“先从子充开始吧。” 苏松轻声自语,笔尖在纸上落下第一行字。他想起宋子充每次考试后,总能冷静地找出自己的不足,哪怕考了年级前十,依旧在错题本上认真标注 “步骤冗余”“立意可深化”;想起他耐心帮尤龙梳理物理竞赛知识点,陪宋子都分析电磁学错题的样子。笔尖顿了顿,一首题为《致子充》的小诗渐渐成型:
“墨笔轻描数理章,锋芒不露自昂扬。
错题本里藏深意,犹为他人点微光。
莫惧前路风与浪,稳踏青云志四方。”
写完,苏松轻轻念了一遍,觉得还不够贴切,又在末尾添了一句 “并肩同赴山海约,不负青春好时光”—— 他知道宋子充不仅自己优秀,更在意和大家一起进步,这句诗正好能体现这份心意。
接着,他翻到新的一页,脑海里浮现出宋子都拿着成绩单时惊喜的模样。那个曾经在物理及格线徘徊的少年,靠着每天三十分钟的坚持,一步步冲进年级前十,还总把 “多亏了贺花” 挂在嘴边。苏松笑着摇了摇头,笔尖轻快地舞动,《致子都》的诗句跃然纸上:
“曾困电磁迷雾间,今朝破壁见晴川。
三十辰光积跬步,一朝跃马过城关。
绣线牵来春正好,笑言此路不孤单。
且持热血赴山海,莫让韶华负少年。”
写到 “绣线牵来春正好” 时,苏松特意停顿了一下 —— 他记得宋子都的物理笔记本里,夹着贺花帮他绣的知识点卡片,淡粉的线绣着公式,格外精致。这句诗既藏着宋子都的进步,也暗合了他与贺花之间的默契,想来宋子都看到一定会明白。
放下笔,苏松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指,目光落在尤龙的成绩单上。数学从及格线冲到 95 分的飞跃,背后是无数个在活动室刷题到深夜的夜晚,是拿着错题本追着宋子充问 “这步辅助线为什么这么画” 的执着。他想起尤龙拿着成绩单给家人看时,眼里闪烁的光芒,想起他主动和家人分享学习心得的成熟。笔尖再次落下,《致尤龙》的字句带着暖意:
“曾恐数理似关山,而今策马越峰峦。
错题本里磨锋刃,深夜灯前悟真章。
稚鸟振翅乘风起,少年立志破迷茫。
且将汗水化春雨,浇灌青春百花香。”
写完,苏松又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笑脸 —— 尤龙总说自己 “笨”,需要多鼓励,这个笑脸或许能让他更有信心。
窗外的樱花又飘进几片,落在白墨的成绩单上。苏松看着英语成绩那一栏的 “85 分”,想起白墨为了提升英语,每天早上提前半小时到学校背单词,晚上和自己一起分析英语作文的样子;想起她数学因粗心丢分后,没有气馁,反而制定 “细心计划” 的坚韧。他拿起笔,心里满是温柔,《致白墨》的诗句缓缓流淌:
“墨染诗行藏慧光,笔耕不辍破迷茫。
英语卷上添新彩,数学题前愈坚强。
偶有疏漏无足惧,重整旗鼓再启航。
待得云开风定日,自有繁花满庭芳。”
写到 “墨染诗行藏慧光” 时,苏松特意用了 “墨” 字 —— 既呼应了白墨的名字,也暗指她整理的语文笔记像诗一样精致。他知道白墨偶尔会因小失误沮丧,这句 “偶有疏漏无足惧”,正是想告诉她,一时的失误不算什么,继续向前就好。
接下来是贺花。苏松看着她 “班级中游稳定,语文 + 5 分” 的成绩,想起她每次考试后,总能平静地总结经验,不骄不躁;想起她制作的文化常识绣片,淡绿的线绣着 “仁义礼智信”,帮大家轻松记忆知识点;想起她耐心陪宋子都复习,温柔帮尤龙讲解古诗的样子。笔尖轻转,《致贺花》的诗句带着恬淡的气息:
“兰心蕙质绣华章,稳步前行不慌张。
文化笺上凝巧思,诗词卷里蕴芬芳。
慢煮时光成雅韵,细描岁月作清商。
且持初心向山海,自有春风满画堂。”
“兰心蕙质” 是苏松对贺花最贴切的形容,她像一株安静的兰草,不张扬却自有力量,总能用自己的方式给大家带来温暖。
最后,苏松翻到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写下《致我们》。他想起这段时间,大家一起在活动室复习,一起分享错题,一起为了进步欢呼,一起为了小失误鼓劲的日子。这些珍贵的时光,是青春里最温暖的印记。笔尖落下,字句里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