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沉重而迅疾,踩得地面咚咚作响。
口中无意识地喃喃着:“好!好!好!毓娘!好孩子!好一个天赐祥瑞!”
这哪里是粮食?
这是足以定鼎乾坤的社稷神器!
是能解新朝燃眉之急、收拢天下民心的无上利器!
更是他景家沉冤得雪、重返朝堂最无可辩驳的通行证!
景毅猛地停住脚步,扑到桌案前,一把抓起毛笔。
墨汁溅落在宣纸上也浑然不觉。
他必须立刻、马上给凉州回信!
每一息都耽搁不起!
吾儿景行亲启:
来信收悉,字字如金,为父狂喜难抑!
此物名为‘土豆’,乃天赐黎民之神种!汝与毓娘之功,利在千秋,泽被万代!
京中局势已定(简言三皇子死,大皇子五皇子圈禁,六皇子立为太子,陛下病危)。为父已入东宫门下,太子仁厚,然根基未稳,尤重实务。
即刻行动:
一、汝持此信,速去凉城寻孙牙人,以林武或芙蓉之名,购置城外近水、土地尚可之田庄一座,越大越好!银钱不足,可凭信物向孙牙人支取。
二、组织绝对可靠之庄户,于庄内辟出良田,大面积种植此‘土豆’!自播种、出苗、培土、除虫、灌溉至收获,每一环节皆需详尽记录:日期、天气、操作、长势、有无异常。记录务必真实、精确,不得有丝毫错漏!此为重中之重!
三、待收获之时,挑选品相最佳之土豆百枚,连根带土之植株样本数株(务必保持新鲜),与完整种植记录一并装箱。遣林武携可靠人手,火速秘密送往京城!路线及接应方式,后续密信告知。
切记:此事务必隐秘!未得为父明确指令前,此物及消息,绝不可再入第三人之耳!成败在此一举,景家百年荣辱、沉冤昭雪,皆系于此!
笔走龙蛇,字字千钧!
景毅写完最后一个字,重重搁下毛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
他吹干墨迹,将信纸小心卷好,塞入竹管,封蜡,动作一气呵成。
“李忠!”他低喝。
“老奴在!”
“用最快的鹰!送凉州!”
凉城的风,带着边陲特有的干燥和凛冽。
景行捏着父亲那封言简意赅却字字如火的密信,站在林家村小院的枣树下,只觉得掌心滚烫,心跳如鼓。
信上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击在他心上。
三皇子死了!六皇子成了太子!父亲已入东宫门下!
而最关键的是——父亲对土豆的重视程度,远超他的想象!
那“天赐神种”、“利在千秋”、“景家百年荣辱系于此”的字眼,如同最炽烈的火把,将他心中那点微弱的希望彻底点燃,烧成了燎原之势!
他猛地转身,大步走进堂屋,将信递给正在缝补的安淑毓,声音因激动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毓娘,父亲回信了!我们……可以开始了!”
安淑毓放下针线,接过信细细看完。
她脸上适时地露出惊喜和一丝“重任在肩”的郑重:“太好了!父亲深谋远虑!那我们赶紧按父亲说的办!”
没有丝毫耽搁。
景行立刻让林武套上骡车,带着景毅密信中的地址和信物,直奔凉城。
凉城西郊,一处名为“清水洼”的庄子前。
庄头是个姓孙的精瘦中年人,正是景毅留下的暗线。
他验看了信物,确认无误后,态度变得异常恭敬。
“景……公子,”孙牙人压低声音,
“老爷早有吩咐。这‘清水洼’庄子,连同周围三百亩中等地、五十亩旱地,还有后面一片小山林,原主急着脱手,作价两千八百两。您看?”
景行没有犹豫:“要了!地契落在林武名下。”
“是!小的这就去办!”孙牙人效率极高,当天下午,盖着凉城官府大印的地契文书,便交到了林武手中。
站在新购置的、略显破败但占地广阔的清水洼庄子的田埂上,景行的心绪难以平静。
三百五十亩土地在秋风中延伸,带着泥土的腥气。
“林武,”景行沉声吩咐,目光扫过这片即将承载希望的土地,
“立刻去寻访附近口碑好、老实本分、最好是拖家带口的佃户,招募二十户。告诉他们,只要踏实肯干,签了长契,庄子提供住处、农具、种子,租子只收三成!但有一条,”
他眼神锐利,“嘴巴必须严!庄子里种什么、做什么,不许对外吐露半个字!若有人问起,只说是主家让试种的新菜种!”
“是!公子!”林武领命而去。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三成的租子,在凉城这地界,简直是天大的善举。
消息放出,应者如云。
林武按照景行的要求,仔细筛选,很快便招募齐了二十户老实本分、拖家带口的佃户,签下了严密的契约。
与此同时,安淑毓也没闲着。
她亲自带着芙蓉,将一袋袋从林家村小院杂物间“搬”出来的、沾着泥土的土豆种薯运到了清水洼庄子的库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