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性平,是不是加在哪里都行?会不会和什么冲突?”
问题不算多高深,但都在点子上,明显是听进去了,而且思考了。
周太医有点意外,讲解也稍微认真了些。
讲了小半个时辰,他怕公主倦了,便停下道:“公主,今日就先到这里吧,贪多嚼不烂。”
洛朝凝却摇摇头:“周太医,您再给我说说常见的平和滋补的方子吧?最好是不用吃药,能做成汤羹的那种。”
周太医无奈,又挑着几个最平和、绝不出错的食疗方子说了说,比如红枣枸杞茶、山药薏米粥之类的。
洛朝凝拿着笔,认认真真地记了下来。
送走满腹狐疑的周太医,洛朝凝立刻杀向御膳房。
御膳房总管早就得了皇后娘娘的旨意,见公主驾到,赶紧迎上来。
“我要个小灶,单独的一间,干净点的,食材我列单子,你们给我准备好就行,不用你们动手。”洛朝凝气场十足地吩咐。
总管连连称是,很快给她腾出了一间安静的小厨房。
洛朝凝看着宫人把她要的食材、药材一一送来:土鸡、排骨、红枣、枸杞、山药、当归、黄芪……
她挽起袖子,洗净手。
春晓和其他几个宫女站在旁边,战战兢兢:“公主,还是让奴婢们来吧,您吩咐就行。”
“不用,我自己来。”洛朝凝拒绝得干脆。
孝心大戏,必须亲力亲为才逼真。
她回忆着周太医说的要点,又结合了自己脑子里的医学知识,开始动手。
故意将处理食材的手法显的特别生疏,但又确保步骤清晰。
宫女们看得目瞪口呆,她们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公主,居然真的会……呃,虽然动作笨了点,但架势还挺像那么回事?
洛朝凝没理会她们的目光。
她专注地看着火候,趁所有人不注意的时候,指尖在炖盅上方轻轻一动,几滴清澈无比、蕴含着微弱光华的灵泉水悄无声息地滴入汤中。
无色无味,完美。
第一锅当归黄芪鸡汤炖好了。
卖相……一般,味道,闻着还行。
洛朝凝亲自尝了一小口。嗯,药材味有点重,但灵泉水那蓬勃的生机能量混在汤里,让她精神微微一振。
有效!
“装起来,给父皇和哥哥送去。”她吩咐道,“就说是我亲手炖的,第一次学做,不好喝也得喝光!”
语气娇蛮,完全是原主的风格。
宫女们忍着笑,赶紧照办。
于是,正在批阅奏折的皇帝和埋头公务的太子,同时收到了来自朝阳公主的“爱心药膳”。
皇帝看着那盅卖相普通的鸡汤,再听听太监转述的女儿那“霸道”的要求,先是愕然,随即开怀大笑。
“好好好,朕的皇儿第一次下厨,朕必须喝光!”
他尝了一口,药味是有点冲,但喝下去,胃里暖洋洋的,竟觉得连日的疲惫都舒缓了些许,或许是心理作用?但这份心意着实可贵。
太子洛朝阳那边也差不多,他捏着鼻子灌下那碗味道奇怪的汤,笑着对侍从摇头:“这丫头,真是想一出是一出,不过……喝完了好像确实舒服点?”
第一天,成功。
接下来的日子,洛朝凝就跟钉死在了小厨房和那间小书房里似的。
上午缠着周太医问东问西,下午就泡在厨房里捣鼓。
她“学习”的速度快得让周太医咋舌。
几乎过目不忘,举一反三,昨天才讲的知识点,今天就能用上,还能提出些稀奇古怪但细想又颇有道理的搭配。
“公主于医道一途,竟颇有天赋。”周太医忍不住对皇后感慨。
皇后将信将疑。
但送去皇帝和太子那儿的药膳,种类越来越多,味道也越来越好了。
从最初的当归黄芪鸡汤,到后来的茯苓山药排骨汤、天麻鱼头汤、红枣桂圆茶……
洛朝凝很聪明,她从不用虎狼之药,挑的都是最温和滋补的方子。真正的功效核心,全在那几滴无人能察觉的灵泉水上。
而且她极其注重“口感”,天天琢磨怎么把药味盖掉,做得更好喝。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七八天功夫,皇帝自己就感觉出来了。
以往熬到深夜必定头痛眼花,现在虽然还是累,但头脑却清明不少。睡眠也踏实了些,不像以前那样多梦易醒。
太子也觉得自己的胃舒服多了,之前忙起来饥一顿饱一顿时常抽痛,最近竟没再犯。
连皇后都发现自己气色红润了些,往年换季时手脚冰凉的毛病也减轻了。
变化微妙,但确实存在。
太医院请平安脉的时间到了。
周太医照例先给皇帝请脉,手指一搭上去,他就轻轻“咦”了一声。
皇帝挑眉:“怎么了周爱卿?朕的身体……”
周太医赶紧收敛神色,仔细品了品脉象,眉头微微舒展开:“陛下恕罪,老臣只是觉得……陛下脉象比之半月前,似乎更为稳健有力了些?陛下近日可是休息得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