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细记录了苏梅婷的发现——经纬会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心理学实验小组,后来演变为秘密社团。他们相信通过特定数字组合和心理学技巧,可以编程人类潜意识,使其在特定条件下执行预设行为。
39.9042是核心触发代码。陈璐读着屏幕,通过刻印、视觉重复或听觉暗示植入对象潜意识,配合其他条件刺激,可以诱发预设反应——包括自杀。
林远想起那些死者:苏梅婷被儿子杀害,但儿子随后自杀;张学安被自杀前刻上了数字;李为民跳楼前写下同样的代码...
这是一种高级心理操控。陈璐声音颤抖,他们训练成员成为执行者,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清除任务,甚至不知道自己在为组织工作。
陆英明...林远突然明白了,他不是单纯为母亲报仇,而是被编程的执行者!张素成可能也是,所以他能在监狱里依然传递信息。
正说着,林远的手机响起。是看守所打来的——张素成在放风时突然袭击狱警,现在被单独监禁,但一直重复念叨着35.6769清除。
代码被激活了。陈璐脸色煞白,他们在用张素成对付我们!
林远立刻下令将张素成转移到高度隔离监区,同时申请对马义远的监控令。但手续需要时间,而时间可能正是他们最缺的东西。
回到办公室,林远发现桌上多了一个信封,没有邮戳,显然是有人直接送来的。里面是一张照片——马义远和张凯莉在某个餐厅交谈,日期是昨天。照片背面写着:真相在39.9042,119.5960。
这是...陈璐拿起照片,他们不怕我们找到?
或者是故意引导。林远调出地图,输入这组坐标,指向渤海湾的一个具体位置...离岸约3海里的海面?
不,等等。陈璐放大图像,这里有个废弃的海洋观测站,九十年代建的,叫39号站
情报显示,这座观测站建于1992年,2005年废弃,曾是海洋气象数据收集点。更重要的是,它的建设资金来自一个名为数字海洋的私人基金会——创始人正是当年经纬会的发起人之一。
这是他们的老巢。林远站起身,准备突击队,海警支援。
出发前,陈璐坚持同行:我是35.6769,他们想要的是我。只有我能结束这一切。
海警快艇划破夜色,向黑暗中的观测站驶去。那是一座三层钢结构建筑,矗立在孤零零的海上平台上,部分结构已经锈蚀。但顶层的窗户里,隐约透出灯光。
有人。林远通过夜视望远镜观察,至少两个热源信号。
突击队悄无声息地登上平台。入口处的锁是新换的,内部走廊有近期打扫的痕迹。林远带队逐层搜索,在顶层控制室门前停住了——里面传来对话声。
...变量必须清除。一个男声说,听起来像马义远,35.6769已经知道太多了。
程序已经启动。女声回应,无疑是张凯莉,通过张素成反向植入的信息足够引导他了。
林远踹开门,突击队一拥而入。马义远和张凯莉站在控制台前,竟毫无惊慌之色,仿佛早预料到这一刻。
林队长,陈法医。马义远微笑,欢迎来到真正的39.9042。
控制室里摆满了电子设备,墙上贴满了照片和图表——全是警方调查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林远和陈璐的日常活动。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一个大屏幕上分格显示着多个实时监控画面:警局办公室、陈璐的公寓、甚至林远的家。
你们一直在监视我们?林远举枪对准两人。
观察是控制的前提。张凯莉平静地说,就像观察量子会改变量子状态一样,观察人类行为也会改变其选择。
陈璐注意到控制台上一个闪烁的设备:那是EEG脑电图仪?你们在远程监控谁的脑电波?
马义远笑了:张素成的。通过监狱医务室的,我们在他脑中植入了微型传感器。他的每一次攻击行为,都是我们编程的结果。
疯子!林远上前一步,你们为了什么?就为了一个扭曲的实验?
为了进化。马义远眼神狂热,想象一个社会,每个人都在预设程序中完美运转,没有犯罪,没有冲突...我们只是加速这个过程。
通过谋杀?
通过必要牺牲。张凯莉纠正道,苏梅婷发现了我们的植入技术,张学安破译了数字密码,李为民发现了药物控制...他们都是变量污染,必须清除。
林远示意突击队逮捕两人,但马义远突然按下控制台上的一个按钮。整个观测站响起刺耳的警报声,红色警示灯开始闪烁。
自毁程序启动。马义远露出疯狂的笑容,真正的39.9042永远不会被破解。
张凯莉则冲向控制台另一侧,从抽屉里掏出手枪。林远果断开枪,击中她的肩膀。马义远趁机扑向陈璐,却被赶来的特警制服。
撤!全体撤离!林远拉着陈璐向外跑。
众人刚登上快艇,观测站就传来一连串爆炸声。烈焰吞没了这座海上堡垒,将经纬会的秘密暂时埋葬在波涛之下。
回程的船上,陈璐望着燃烧的火光,轻声问:就这样结束了吗?
林远摇头,递给她从控制室抢出的一个硬盘:只要这个还在,我们就能还原他们的全部实验数据。经纬会的网络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海风吹拂中,硬盘标签上的数字隐约可见:39.9042。
喜欢刑警林远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刑警林远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