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海外购?不,是海外“丢”了!
指挥部里的空气,因为姚大忠可能察觉监控而愈发凝重。虽然林远判断这只老狐狸尚未完全确定,且因故不得不滞留,但这种敌暗我明(或许已变成敌我皆在暗处互相试探)的态势,让每一步行动都如履薄冰。监控小组更加谨慎,技术监听和网络监控的力度提升到了极限,试图从姚大忠那近乎完美的静默中捕捉到一丝一毫的电流信号或数据波动。
时间又过去了两天。姚大忠的生活依旧保持着那种令人窒息的规律,只是监控人员能愈发清晰地感受到那种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高度戒备的张力。他就像一颗裹着厚厚岩石的炸弹,沉默着,却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到潜在的威胁。
就在这种令人焦虑的僵持中,一条完全出乎意料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从遥远的境外传来,瞬间打破了专案组内部的沉闷!
这天下午,市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和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山东联络处的一条加密协查信息,经过层层审批,被紧急送到了林远的案头。发送单位是国际刑警组织总部,涉及的是对全球非法艺术品交易的最新监控通报。
林远原本以为只是例行公事,但当他打开附件,看到其中一张经过处理的拍卖行预展图片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图片来自欧洲某小国一家颇为知名但私下以“操作灵活”着称的艺术品拍卖行即将举行的“东方古代艺术珍品”专场拍卖会的电子图录。一件被命名为“商周时期青铜饕餮纹三足圆鼎”的拍品,虽然拍摄光线昏暗,角度刻意回避了某些关键细节,并且做了模糊处理以营造神秘感,但其造型、尺寸、尤其是那独特而繁复的纹饰风格——一种融合了龙山文化晚期特征与早期青铜器神秘色彩的独特兽面纹——与朐临龙山古墓失窃文物清单中那件核心的、被誉为“国之重器”的青铜鼎,特征高度吻合!
图片下方还有一段简短的介绍文字,用语含糊其辞,称其为“来自远东某古老私人收藏,流传有序”,起拍价定了一个高得令人咋舌的数字。
“砰!”林远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额头青筋暴起。
“李学明!赵伟!立刻过来!”他的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和紧迫而微微颤抖。
李学明和赵伟冲进办公室,看到林远前所未有的震怒表情,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你们看这个!”林远将电脑屏幕转向他们,手指几乎要戳穿那张图片。
两人凑近一看,先是疑惑,随即脸色也唰地一下白了。作为专案组核心成员,他们早已将失窃文物的照片和特征烂熟于心!尤其是那件青铜鼎,是此次案件中最重要、价值最高的文物,它的丢失是各级领导震怒的关键原因之一!
“这…这他妈的!”李学明忍不住爆了粗口,“这纹路,这器型…特别是足部这个轻微的磨损痕迹…照片上看不太清,但特征太像了!怎么可能这么快?!”
赵伟扶了扶眼镜,凑得更近,几乎贴到了屏幕上,仔细审视着每一个像素:“光线和角度都做了处理,故意避开了最容易比对的关键铭文区和垫片痕迹…但是,林局,李支队,你们看鼎腹左侧这片区域的云雷纹地纹的疏密布局,还有这只饕餮眼睛的刻画手法…和我们资料库里的细节特征比对,吻合度超过百分之八十五!这绝不是什么私人旧藏,这就是我们丢的那件!”
专家的初步判断,几乎坐实了林远的猜测。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席卷了整个办公室。最担心的事情,竟然以如此快的速度、如此嚣张的方式发生了!
“混蛋!”林远咬牙切齿,“这才几天?半个月不到!他们就已经把东西弄出境,甚至摆上了拍卖台!这背后是一条多么高效、多么猖獗的犯罪链条!”
这意味着,姚大忠团伙绝不仅仅是一个盗掘团伙,他们背后有着完善的走私、洗钱、出境和销赃网络。文物一旦被冠以“合法”身份在境外拍卖成交,再想追回来,难度将如同登天!不仅需要耗费巨资回购,更要面临极其复杂的法律程序和外交博弈,很多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宝流落异乡。
巨大的紧迫感像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扼住了每个人的喉咙。
“立刻!”林远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每一秒都至关重要,“第一,马上将情况向省厅和部里汇报,请求最高层级的外交和警务合作,通过国际刑警组织正式渠道,向该拍卖行所在国发出通报,要求立即暂停该拍品的拍卖,查明来源!但我们也要有心理准备,这种拍卖行往往有各种手段规避调查,拖字诀是常用伎俩。”
“第二,赵伟,你立刻组织最强技术力量,对这张图片进行最高清晰度的增强和处理,与我们的资料进行最精确的比对,出具最权威的技术鉴定报告,作为国际交涉的铁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