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厅的领导没有过多打扰,留下联系方式后便起身告辞,嘱咐他安心休养。
病房里再次恢复了安静。
李凡独自一人,久久地凝视着那份华清大学的确认函。他的手指轻轻抚过校徽的凹凸纹路,仿佛能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百年底蕴和无数莘莘学子的梦想。
希望,如同巨石下顽强钻出的嫩芽,带着撕裂般的疼痛,却又无比真实地在他心中萌发生长。
…
几天后,李凡出院了。
没有媒体围堵,没有鲜花簇拥,只有赵猛派来的一辆普通轿车,悄无声息地将他送回了那个曾经充满绝望、如今却亟待重建的家。
家,还是那个家,但气氛已然不同。奶奶的脸上少了些绝望的木然,多了些小心翼翼的、试图重新燃起的生气,但嘴角终于有了一丝勉强的笑意。他们绝口不提过去的灾难,只是笨拙地、用尽全力地想要为儿子营造一个“正常”的氛围。
李凡知道,伤痕需要时间愈合,这个家需要时间重建。而他,必须成为支撑。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拿出了那些尘封已久的高中课本和笔记。书页间还残留着奋斗的气息,也夹杂着噩梦般的回忆。他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一页页地翻看,一道道题地重新演算。知识是熟悉的,但专注力却需要极大的意志力才能重新凝聚。思绪时常会飘散,被那些恐怖的画面和声音打断,冷汗涔涔。
但他没有放弃。每一次走神,他都狠狠地掐自己一下,将注意力拉回眼前的公式和单词上。这是他通往新生的唯一桥梁,他必须走过去。
期间,赵猛和梁芳分别打来电话,询问他的情况,鼓励他向前看。他们的语气中带着疲惫,也带着欣慰。李凡知道,风暴并未完全平息,他们仍在看不见的战线战斗着。他们的关心,让他感到自己并非孤身一人。
苏晴也发来了一条长长的短信,没有过多安慰,只是分享了她最近采访中遇到的一些坚韧不拔的小人物故事,最后写道:“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李凡,华清园等你,那里有更大的世界,值得你去看看和改变。” 文字平静而有力量,像一道微光,照进他的心扉。
日子在平静而略显压抑的复习中一天天过去。李凡的努力渐渐有了成效,专注的时间越来越长,对知识的掌控感逐渐回归。他开始偶尔出门散步,感受久违的阳光和空气,虽然看到警车或听到刺耳声响时仍会下意识地心悸,但已能努力克制。
终于,那份期待已久的、正式的华清大学录取通知书,由市教育局局长和校长亲自送到了他的家中。红色的信封,金色的字迹,庄重而喜庆。
左邻右舍终于知道了这个消息,羡慕、祝贺、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在巷子里弥漫。李家简陋的客厅里,第一次有了些许真正意义上的喜庆气氛。
李凡抚摸着通知书,心中百感交集。这薄薄的一纸文书,承载着他破碎的人生重新拼凑起来的希望,也承载着无数人的努力和牺牲,更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知道,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过去的阴影或许会伴随他很久,大学的竞争也会异常激烈。但他已不再是最初那个只有成绩、内心脆弱的少年。风暴淬炼了他的意志,苦难让他看清了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底线。
…
临行前夜,李凡独自一人来到了江边。
江风凛冽,吹动着他的衣角和头发。他望着奔腾不息的江水,以及对岸城市的璀璨灯火。那里有罪恶,也有守护;有黑暗,更有无数人在为了光明而奋斗。
他想起赵猛坚毅的眼神,梁芳冷静的话语,苏晴执着的笔,王磊如山般的承诺,还有那些他不知道名字的、在风暴中奋战甚至牺牲的人…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张被泪水打湿又干透的录取通知书确认函,展开,借着远处路灯的光,再次看了一眼。
然后,他缓缓地、极其用力地,将这张纸撕成了两半,再撕成碎片,一扬手,任由江风将碎片卷入黑暗的江水中。
过去的荣耀与屈辱,都已随波逐流。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带着水腥味的空气,转身,向着灯火通明的城市,向着家的方向,迈出了坚定而沉稳的步伐。
书包里,那份崭新的、完整的录取通知书安然躺着。
他的目光投向远方,越过城市的轮廓,仿佛看到了那座遥远的学术殿堂。
那里,将是他新的战场。
新生,并非遗忘,而是带着伤痕与记忆,更坚定地走向未来。
…
然而,就在李凡踏上新生之路的同时。
北京,国家审计署那间高度保密的会议室内,梁芳面对央行反洗钱中心负责人突然病倒、数据疑似被篡改的“下马威”,眼神冰冷如霜,下达了彻查的指令。
城西,“绿野”废旧车辆拆解厂,赵猛带领的突击队与持有危险化学物品的悍匪激战正酣,枪声爆炸声撕裂夜空,王磊的车队正风驰电掣般赶往支援,一场更加凶险的战斗骤然升级。
而“7号基地”深处,李副组长盯着屏幕上那条指向省政法委内部的、与王伯君灭口信号高度相似的异常波动,脸色铁青,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思与抉择…
风暴并未因一个少年的新生而止息,反而在更深处、更黑暗中,汹涌澎湃。
李凡的新生,只是这场宏大叙事中,一道刺破乌云的光。而更多的较量,仍在无声处惊心动魄地进行着。
喜欢抢我高考状元,我背炸弹跪银行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抢我高考状元,我背炸弹跪银行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