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园,FIT楼,计算机网络与安全实验室。
深夜的实验室,空气冰冷而滞重,弥漫着一股浓烈的、混合了焦灼、恐惧和某种破釜沉舟般决绝的气息。服务器机柜低沉的嗡鸣声仿佛也失去了往日的恒定,带上了一丝不安的震颤。
李凡独自一人坐在黑暗之中,只有面前三块显示屏散发着幽蓝的光芒,映照着他年轻却写满疲惫与某种冰冷坚硬神情的脸。他的指尖悬在键盘上方,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极度压抑的、近乎燃烧的愤怒和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的孤注一掷。
屏幕上,不再是复杂的代码或数据流,而是几个并排打开的加密文档窗口——
一份是周锐冒着巨大风险捕获并解密的那条来自“腾龙资本”暗网API的破碎信息:“…Huaging… Target… Phase 2… Patience…”
另一份是他通过特殊渠道艰难获取的、关于刘剑锋教授早年海外研修期间与那家疑似有军情背景的“亚太新兴技术基金会”存在资金往来的模糊记录。
最后一份,是几个小时前,他刚刚收到的那封来自刘剑锋教授本人的、措辞一如既往温和关切、却字字如同裹着糖衣毒药的邮件:
“李凡同学,见信好。
上次与你畅谈,深感你对前沿科技与产业结合有着非凡的见解和热情,令我十分欣慰。学术研究不应囿于象牙塔,更应走向广阔天地,解决实际问题,创造真正价值。
本周五晚七点,恰有一个小范围的、非正式的学术沙龙在我一位朋友经营的‘竹苑会所’举行。本次沙龙主题聚焦‘下一代智能感知与数据安全’,届时将有几位在相关领域颇有建树的业界领袖和投资界朋友出席,氛围轻松,重在交流碰撞思想。
我深知你在此领域钻研颇深,且有诸多独特想法,故特意为你争取了一个名额。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和拓展视野的机会,或许能对你未来的研究方向乃至职业规划有所启发。望你拨冗参加。
详情及地址见附件邀请函。期待与你再次交流。
刘剑锋”
“竹苑会所”…“业界领袖”…“投资界朋友”…
这些词,像一根根冰冷的针,刺在李凡的神经上。
沙龙?交流?
骗鬼去吧!
这分明是一场精心布置的鸿门宴!是对方在屡次利诱、威胁、技术压制均未完全奏效后,使出的又一招釜底抽薪!
刘剑锋教授,这位他曾经尊敬的长者、学术上的引路人,已经彻底撕下了那层温和的伪装,亲自赤膊上阵,要将他一举拿下!要么同流合污,要么…彻底毁灭!
巨大的失望和一种被彻底背叛的愤怒,如同岩浆般在他胸腔中翻滚,几乎要将他吞噬。
但他强行压下了这股冲动。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自己失去理智,落入对方的圈套。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更加冰冷锐利。他调出了关于“竹苑会所”的公开信息和能够爬取到的有限网络痕迹。
信息寥寥无几。这是一家极其低调、甚至可以说隐秘的私人会所,不对外公开营业,只接受会员推荐制预约。网上几乎找不到任何内部照片或详细评价,只有一些语焉不详的传闻,提及其背后老板能量巨大,接待的都是非富即贵的人物,安保措施极其严格。
越是神秘,越是危险。
去,还是不去?
这是一个几乎不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方已经将刀架在了脖子上,退缩和躲避,换来的只会是更猛烈、更无所顾忌的打击。母亲惊恐的面容、父亲卧病在床的憔悴、那条“法医通常是下一个受害者”的死亡预告…所有这些,都不允许他后退半步!
他必须去!不仅要去了,还要反客为主,从这场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中,找到反击的突破口,撕开对方伪善的面具!
但这无异于孤身闯入龙潭虎穴!对方必然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他自投罗网。
他需要准备。需要武器。需要眼睛。
李凡猛地站起身,走到实验室角落一个厚重的、需要密码和物理钥匙双重开启的钛合金装备柜前。他快速输入一长串密码,插入钥匙旋转打开。
柜子里,不是实验器材,而是几件他利用实验室资源和课余时间,悄悄研发改装的特殊装备。
一件看起来与普通运动手环无异,但内置了高强度加密录音、紧急报警信号发射和微弱电磁脉冲干扰功能的腕带。
一副看似普通的黑框眼镜,镜腿内嵌微型高清摄像和红外传感模块,镜片具有动态识别和微弱光增强功能。
一支钢笔,笔身是高强度碳纤维,笔尖藏有微克级高效麻醉剂发射针,笔帽内是数据接口和微型存储单元。
以及,几个纽扣大小的、超低功耗、可远程激活的音频和振动传感器。
这些,就是他闯入龙潭的“眼睛”和“耳朵”,也是他最后的防身依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