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如丝,轻轻敲打着屋檐。
孙澎斜靠在廊下的木椅上,目光投向灰蒙蒙的天穹,胸中郁结难舒。
穿越这种事,放在现代都市青年身上,本该是桩美事。
可眼下的处境,却与孙澎憧憬的完美开局相去甚远。
不远处的人群聚集在厢房外,神情各异。
有人眉头紧锁,有人暗自垂泪,更有人目光闪烁。
谁能想到,昔日威震江东的小霸王孙策,此刻竟在这间陋室里命悬一线。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当年孙坚临终时,想必也是这般光景。
可惜那时孙澎尚幼,唯有长兄孙策得见最后一面。
如今,连孙策也要离去了。
按照既定的历史轨迹,接下来就该上演那耳熟能详的经典桥段。
但有冷雨打在脸上,孙澎咬紧牙关。
他打游戏十年,上单能刚,中单能秀,打野能carry,AD能输出。
就是——绝不给人当配角!
做好心理准备穿越了,结果分配给我的任务是辅佐孙权?
脑子清醒吗?
实际上孙澎来到这个世界才不到两小时,刚刚消化完原身的记忆。
就算他现在想行动,也得等待合适机会。
鲁莽行事就像无视野进草丛,纯属赌命行为。
对面房间除了吴夫人外,未经召唤谁也不准进入。
连孙权都乖乖守在外边,眼中藏着隐忧。
孙澎记忆里关于孙策临终的画面,全是电视剧桥段。
《三国演义》中孙策去世时,根本没有他孙澎的戏份。
想到这更憋屈了。
抬头看见一位美妇人牵着五岁孩童站在檐下,眼睛哭得通红。
记忆立刻识别出这是孙策正妻陈氏和其子孙绍。
等等,这时候不该是大乔出场吗?
演义坑人。
不多时,孙策房里走出位妇人,正是孙坚发妻吴氏——后来的吴国太。
吴氏轻拍陈氏肩头,低语几句。
随后陈氏便抱着孩子进屋见孙策最后一面。
孙澎站在原地,如同置身事外的看客,周遭一切都像隔了层毛玻璃。
雨势渐急。
陈氏抱着孩子出来时,面容凄楚。
她或许从没想过,丈夫竟真没把基业传给亲子。
对这个妇人来说,天下大事太过遥远,怀中的孩子才是全部。
但周围人都在劝说以大局为重,说稚子担不起重任。
看到这孙澎心头烦躁,见陈氏呆立雨中,便拎着伞走过去默默撑开。
陈氏并未察觉异常,周围的文武官员皆凝视着屋内景象,唯独吴氏注意到这一幕,心中涌起一丝温暖。
不自觉的举动,往往最能显露一个人的本性。
孙澎自幼痴迷武艺,心中最敬仰的便是其父孙坚。
即便是面对兄长孙策,他也始终将其视为超越的对象。
吴氏深知这一点,因此不免暗自忧虑。
只要孙策在世,孙澎就有奋进的标杆。若孙策不在了,他是否还能保持这般刻苦习武的劲头?
心中百转千回,吴氏转身重回孙策房中。
片刻之后,她又走了出来。
叔弼,过来,伯符要见你。
见我?
还愣着做甚?仲谋,你来撑伞。
吴氏朝一旁神色凝重的孙权招手。孙权接过孙澎手中的伞,望着这个比自己小两岁却高出半头的弟弟,开口道:去吧,嫂嫂这里有我。
只是孙澎注意到,他接伞时手指在微微颤抖。
转身推门而入。
刚踏进一只脚,孙澎忽然感到某种奇异之物在脑海中骤然浮现!
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伴随着信息洪流,这个神秘存在直抵孙澎意识深处。
当第二只脚也迈进房间时,他已与这份觉醒的力量完美契合,宛如与生俱来。
意识深处,一块沧桑斑驳的石碑静静悬浮。
碑上仅有简简单单三个字:
预演碑!
剩余时间:2小时。
孙澎心念微动,启动预演功能,时间立刻开始流逝:
1:59:59
1:59:58
...
来到孙策榻前,这位曾经威震江东的小霸王此刻面颊中箭,箭矢从鼻梁掠过眼角插入,所幸力道不足未伤及颅脑。
即便这样,孙策的右眼也完全失明了,裹着厚厚的纱布,仅剩的左眼仍在渗血,伤口溃烂流脓,显然时日无多。
毕竟不是谁都能像夏侯惇那样硬扛伤害,孙策没这份运气。
屋里除了卧榻休养的孙策,还有个神情警惕的年轻人守在旁边——正是祖安,孙坚麾下四大将中最早战死的祖茂之子,如今担任孙策的贴身护卫。
论身手,祖安虽不算差,但也称不上顶尖。孙权是念及祖茂旧情,才特意安排他保护孙策。而孙策向来狂傲,觉得保镖弱些也无妨。
无妨?
ADC敢不带视野闯野区,六神装也救不回这波作死。
望着兄长惨白的脸色,孙澎忽然想起儿时场景:每次孙策随父出征前,兄弟俩总要在院里用木枪比划几招。结束时,孙策总会拍拍他的肩说:再加把劲,将来就能替我分忧了。而孙澎总会梗着脖子反驳:我现在就行!二哥都打不过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