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孙澎仍不敢掉以轻心。狼牙营每个战士都价值连城,折损一人便令他心痛不已。
在这样循环往复的加持下,徐庶指挥作战越发得心应手。最终预演显示:以五百余人的伤亡击溃山越主力,其中郡兵折损三百,狼牙营战死百余。
孙澎判断继续预演也难以进一步降低战损,遂向徐庶作最后部署。
徐庶目瞪口呆地听着孙澎如数家珍般的作战部署,吕蒙、周仓和陈到三人也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在吕蒙看来,他随孙澎率领狼牙营南下,先在平昌县休整一夜,次日入山后又找安全处过夜。天刚破晓,孙澎便精准指出敌军的方位、兵力、首领间的矛盾,甚至预判了战场每个细节——谁会支援谁、何处有埋伏、哪些据点藏有妇孺......
吕蒙从未打过如此轻松的仗,只要跟着孙澎冲锋即可。周仓和陈到同样震惊:这简直像提前拿到了考卷答案!若这样还输,不如找棵 ** 子树吊死算了。
战局发展完全印证了孙澎的预判,最终战损比预估更低。潘临等人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孙澎大军彻底击溃。
徐庶等人赢得恍惚,潘临等人输得茫然。孙澎在幕后操控全局,仅用三天便瓦解五万山越势力。
武夷山之战速战速决,甚至无人察觉孙澎曾离开吴县。直到他押着数万俘虏凯旋时,众人才惊觉州牧竟悄无声息打了场胜仗。
此战中,毛甘和金奇战死,潘临及时投降,使山越伤亡控制在一万人内,也为孙澎节省了大量弩箭损耗——毕竟每支箭都价值不菲。
孙澎率军突袭时,三支山越部落的首领因轻敌吃了大亏。他们原以为藏身深山就能高枕无忧,哪知孙家军来得这般迅疾。
当喊杀声四起时,有些山越人还在睡眼惺忪,以为不过是部族间寻常的纠纷。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逃难者汇集一处,语言竟有百余种之多。潘临、金奇三人统领的五万联军,实则是各山越聚落的临时拼凑。
莫说汉军听不懂他们说话,就是山越各族之间也常常面面相觑。孙澎在战前推演时就发现,这群乌合之众外强中干,难怪千百年来只能龟缩山林。
随着潘临倒戈,其余小头目纷纷缴械。整场战役中,孙澎只带着数百郡兵压阵。倒是有个叫金奇的莽夫眼尖,认出他是主将,愣是带人杀穿重围。
待他冲到孙澎跟前,满脸杀气还未褪尽,就瞧见对方露出更骇人的冷笑。只见孙澎抡起新铸的铁枪,枪杆如黑蟒般凌空劈下,竟将金奇从右肩生生劈成两截!
目睹这一幕的山越人顿时跪倒一片。那些本该护卫主帅的郡兵都看傻了——自家主公这般凶悍,何须他们保护?可怜金奇拼死冲阵,却不知最深处藏着最凶的煞星。
六千字
武夷山麓的战事在短短数日内便尘埃落定。五万山越大军溃不成军,降者三万五千余众,殁于刀兵者不足万人,残余五千遁入莽莽群山,杳无踪迹。
当孙澎率众押解俘虏出山时,平昌县令卫彤瞠目结舌地望着蜿蜒数里的队伍。这位年近五旬的地方官颤抖着胡须喃喃自语:八千精兵竟能如此摧枯拉朽......忽然想起月前孙澎在县衙夸下的海口,不由得面红耳赤。
这场震惊扬州的战役虽然以平昌县为起点,但卫彤全程只能作壁上观。此刻他亦步亦趋地跟在孙澎马后,活像个手足无措的随从。
孙澎早有盘算,这三万五千降卒绝不能滞留平昌。武夷山脉近在咫尺,稍有不慎便会重蹈覆辙。他将俘虏尽数押往泉州——张津正在那里督建海港,急需大批劳力。况且泉州濒海,就算山越人想逃,也要横穿整个会稽郡才能重返故土。
待这些山民尝到市井生活的甜头后,恐怕用鞭子抽也赶不回深山了。
行至半途,孙澎亲率三千郡兵折返吴县。徐庶等人继续押送俘虏东行。这般安排既是防刺客暗算——毕竟全扬州的 ** 都盯着这位年轻太守的脑袋;更是要借这些凯旋之师在吴郡宣扬武功。整整二十日的精心谋划,九次预演的缜密推演(平昌三次、进山三次、决战三次),岂能不在民间大书特书?
虽平日深居简出,孙澎却深谙民望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在这乱世之中,君主的威望往往能化不可能为可能。
当个人声望突破某个界限后,普通人就会被视为圣贤。
尽管后世常批评个人崇拜,但穿越到古代的孙澎毫不在意。他刻意营造个人崇拜,让自己成为全民偶像,最好拥有无数狂热追随者。
孙澎返回吴县时,甄姜也刚抵达不久。他的后院佳人数量就此突破十位。母亲吴氏和嫂嫂陈氏常来打麻将,孙府牌桌已能同时开设三局。
甄姜本就是孙澎的狂热仰慕者,对这门婚事欣喜若狂。她原以为孙澎是文弱书生,见面后才发现是位英武挺拔的伟岸男子。
就像后世游戏广告说的那样:只需三分钟,你就会爱上这样的男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